新闻网
微信
微博
抖音
哔哩哔哩
导航
华政要闻
媒体华政
专题一览
融媒矩阵
影像华政
华政图库
媒体华政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华政
媒体华政
【解放日报】“人工智能+X”专业做炒饭不做盖浇饭
2018-10-18
原标题:复旦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明年招生,沪上高校AI学科建设布局开启“人工智能+X”专业做炒饭不做盖浇饭复旦大学上个月传出信息,2019年该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准备招生。作为复旦信息学院、计算机学...
【中国青年报】“稻香村”之争:双输还是双赢?
2018-10-17
一南一北的两份判决,让稻香村的“南北之争”引起了外界注意。10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定,北京稻香村食品公司侵害了苏州稻香村食品公司的商标专用权,要求北京稻香村立即停止在其生产销售的糕...
【上海法治报】“艾”情就在身边,别恐慌别放松 “美好青春我做主”2018年红丝带青春校园行活动走进华东政法大学
2018-10-17
艾滋病是一种怎样的疾病?你觉得艾滋病离你远吗?如果你的朋友得了艾滋病,你愿意和他继续来往吗?这些问题对尚未真正踏入社会的高校学生来说似乎很远,但实际上,根据相关数据,高校早已不是“净土”,预防艾滋病,...
【媒体合辑】专家聚首共议异化的“职业打假”
2018-10-16
【中国新闻网】专家聚首共议异化的“职业打假”http://www.sh.chinanews.com.cn/shms/2018-10-15/46224.shtml【法制日报】深圳“打假索偿”团伙覆灭引发新话题——职业打假是“维权”还是“敲诈”http://epaper.legald...
【文汇报】万圆:名校“生源多样化”——天平因谁而倾斜?
2018-10-15
■万圆(华东政法大学高教所助理研究员)9月26日,美国教育部透露,司法部和教育部正在联合调查老牌名校耶鲁大学是否在招生中以给予不同族裔申请者差别待遇的方式歧视亚裔美国学生。对此,耶鲁大学校长皮特·萨洛维在...
【光明日报】何勤华:法学研究应从史学中汲取营养
2018-10-15
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法律文明史研究院教授)编者按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
【上海法治报】大学是你们成长、成熟和不断努力拼搏的地方——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在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2018-10-12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华东政法大学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受学校党委的委托,我代表学校,向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近三千名中外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文汇报】用最专业的法律知识讲解社区治理创新——公益普法,让法治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2018-10-12
如何用《民法总则》解决社区那些热点法律问题?怎么看待法治在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当法律专家走进社区街道,会激发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从2018年6月开始,“爱我中华”上海法治社区行风采系列活动·法律...
【人民法院报】陈邦达:如何实现刑事涉案物品的鉴真
2018-10-12
陈邦达(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刑事涉案物品鉴定,主要涉及到刑事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对涉案物证的鉴定实务。此类鉴定往往是决定案件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但在司法实务中存在部分涉案物品鉴定样本收集程序不规范,...
【解放日报】孙煜华:执法不严,霸座难止
2018-10-09
■孙煜华(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建设研究中心)近段时间以来,高铁霸座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仅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屡屡上演的霸座事件背后,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执法上。尤其是,对霸座行为缺乏有效的即时强制措施与信...
【人民日报】高奇琦:哲学社会科学应主动对技术创新和社会变迁作出回应 建设时代所需的文科
2018-10-08
高奇琦(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近来,围绕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关于建设我国高等教育“新工科”的讨论持续升温。应当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要培养时代...
【媒体合辑】华政6000枚梦想“金蛋”赠新生
2018-09-28
本报讯(记者 陈燕)昨天是华东政法大学18级新生开学报到的日子,该校团委为首批“00后”新生准备了一份惊喜大礼——6000枚梦想“金蛋”,每名新生在开学注册当日,可领取两枚“金蛋”,别出心裁的开学礼物受到了学生...
【人民日报】把好法治人才入口关
2018-09-26
2018年,司法考试制度调整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法律职业准入更为严格、更为科学,对于推进法治工作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实施了16年的司法考试制度调整为国家统一法律职...
【法制日报】陈灵海:西汉重大案件的“集议”程序——“淮南王案”
2018-09-26
□陈灵海(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教授、法律与历史研究所主任)《汉书》记载,胶西相董仲舒病免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这件听上去很美妙的事,在《史记》董仲舒、张汤...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22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00
/
159
跳转到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