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11月17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厅、公益诉讼检察厅、人民检察杂志社和我校主办,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协办,我校中国环境犯罪治理研究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研究基地)承办的“两山”理念指引下的生态环境检察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我校长宁校区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寿子琪出席会议并致辞。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百余位法律界与实务界代表齐聚一堂。

这场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多部门与我校联合主办的盛会,以“理论+实践”双轮驱动,为新时代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探路导航。

以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张雪樵强调检察机关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刻领会“两山”理念丰富内涵,进一步提高做好生态环境检察工作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要立足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推动“四大检察”一体发力,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贯穿履职全过程、各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深化专业领域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为生态环境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

“政协将与检察机关深化监督协作,让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同频共振。”寿子琪强调,“两山”理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引。上海正以《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为蓝图,统筹推进崇明生态岛、黄浦江开发等工程,而检察机关通过创新办案机制、跨区域协作,为“双碳”战略等提供了法治保障。

“我们将以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研究基地为平台,推动我校环境刑事法团队与涉外法治、超大城市治理等方向的深度融合,打造与建设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在致辞中指出,我校作为“法科为主,多科发展”的骨干政法院校,始终将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核心使命。依托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检察研究基地,学校近年来已产出系列高水平成果:完成与新批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发表诸多高质量论著与论文,多项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取得良好建设成效,我校己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检察特别是环境刑法研究的中心。

“未来将持续‘借力’最高检研究基地,深化检校协作。”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贺卫分享了上海经验:率先建立环资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办理的东滩候鸟保护案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
理论实践碰撞火花
会议主旨报告环节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研究基地主任、我校中国环境犯罪治理研究院院长焦艳鹏主持。8位专家学者围绕“长江跨域生态保护”“危险废物治理”等主题发言。云南省昆明铁路运输检察院副院长杨颖颖分析了“人工繁育陆生动物作为犯罪对象的类型化问题”,浙江大学教授钭晓东点评时指出,“生态检察需兼顾法律刚性与修复弹性”。
会议设置了“污染环境犯罪专题”“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犯罪专题”“其他环境犯罪专题”“四大检察融合保护生态环境机制研究”“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立案与管辖”“生态环境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执行问题研究”六个子议题,来自国内十几所高校与科研院所与司法机关的五十余位发言人和与谈人展开热议。

凝聚共识,共绘生态检察新蓝图
研讨会上,代表们的声音格外鲜活。
全国人大代表孙春梅呼吁通过自然教育让青少年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像播种一样把理念种在心里”,而维持环境良性有序发展更需要国家司法机关的保驾护航。
全国人大代表陈达点赞上海生态治理:“从过去的苏州河到如今滨江旅游带,中国生态治理是‘全球样板’,上海经验值得世界学习!”


全国政协委员伍爱群表示此次研讨会搭建了理念与实践的桥梁,“两山”理念指引下,生态检察工作除案件办理外,还可与城市规划、应急防控等超大城市的系统治理等实现深度融合。
“安吉是连续7年的旅游百强县,不仅环境美,百姓更富——这就是‘两山’理念的生动答卷。”安吉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红波介绍。来自“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县余村的安吉县人民检察院余村检察室负责人彭高翔进一步分享当地经验,“把检察官嵌入‘三长两员’基层治理体系,让普法宣传走进村庄。”
闭幕式由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孙万怀主持。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易小斌检察官、普通犯罪检察厅副厅长罗庆东分别总结研讨成果。我校副校长罗培新表示,我校将持续建设好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研究基地,“期待与全国检察机关携手,破解生态检察新问题,创建自主知识体系,让‘检察蓝’守护‘生态绿’成为最美风景。”

来 源 | 中国环境犯罪治理研究院 文 | 高云微 图| 丁芃
编 辑 | 罗林哈 责 编 | 曹 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