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稿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3

    10月25日,由我校《法学》编辑部主办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长宁校区召开。会议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深入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理论智慧。来自全国多家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知名学术期刊主编、编辑60余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法学》主编胡玉鸿教授主持。我校党委副书记韩强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重大意义和中国化实践的丰硕成果,期待与会专家能贡献更多高质量学术成果。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教授指出,推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并从政治原则、理论思维和科学方法三个向度对之进行全面阐释。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研究实践的成功事例,指出中国经验具有世界性意义,并认为应积极开展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相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法学》总编黄文艺教授结合中国法学杂志社办刊经验指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中国化栏目建设意义重大,当前期刊评价体系高度重视栏目建设,希望《法学》本栏目可以聚焦法治建设、党的创新理论、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及原创性等方面进行组稿



    周杨调研员介绍了上海市高校学报、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专栏建设情况,他指出,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委员会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栏资助能为各期刊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关于专栏建设,她强调选题应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并鼓励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同时建议栏目设置可更为灵活;要注重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建设,以拓展传播多元性。

    开幕式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公丕祥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教授陕西省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原校长杨宗科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法商研究》主编陈柏峰教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教授谢鹏程教授中南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俊响教授作了主旨发言,确立了本次会议的理论基调。上海市社联副主席沈国明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主任封丽霞教在下午的发言中亦就会议主旨作了进一步引伸。

    在四场大会报告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政治与法律》主编姚建龙教授等与会专家学者紧扣“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高质量、宽领域、深层次的大会报告。各报告人既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原理与理论价值,又广泛回应了其中国化、时代化、国际化的现实要求;既致力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化阐释与体系化建构,又探索了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发展方向;既回溯经典文本以夯实理论根基,又敏锐触及数字司法、人文裁判等前沿领域。整场会议议题广泛、研讨深入、交流热烈,有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的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达到了会议举办的预期效果。



    会议闭幕式由《法学》副主编袁发强主持,主编胡玉鸿教授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具有专家云集、单位众多、议题广泛、论述精到四个特点,并向年轻学者提出四点期望:一要回到原典,进行深度阅读;二要开拓视界,尊重人类思想;三要诠释命题,合理发挥引申;四要提炼范畴,型构自主概念。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源 法学编辑部 

    编 辑 | 罗林哈    责 编 |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