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举办

    发稿时间:2025-10-27浏览次数:17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10月20日,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暨第五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论坛在广富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我校、松江区人民政府主办,我校知识产权学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松江区知识产权局和松江区司法局承办,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

    我校党委书记郭为禄,松江区人民政府副书记、区长王靖,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余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顾惠蓉,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局长陆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唐震,我校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知识产权学院党委书记王栩叶等出席。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各城市知识产权局领导,松江区相关部门、各街镇、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松江区市场监管系统、产业园区、服务机构和企业代表,我校知识产权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论坛。

    王靖表示,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之一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区锚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区”建设等重点任务,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取得了新成效。下一步,松江将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联合我校等高校,加强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促进专利资源高效转移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法治保障。



    郭为禄提到我校围绕人工智能治理、“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学术资源、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形成了“学科引领、科研破题、人才赋能”的特色发展路径,助推上海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设。面对“技术发展先于制度建设”的挑战,他建议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共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治理共同体;聚焦“复合型人才”培养,打造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生力军;推动“区域规则”协同,探索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长三角方案”。



    余晨指出,上海持续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工作,推动建设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设立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接下来,上海将进一步健全保护体系,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产权保护规则;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建设人工智能专利运用转换等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试点探索,形成更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上的经验。



    论坛以视频方式展示了“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松江分中心”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

    余晨为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松江分中心”揭牌。顾惠蓉和陆峰共同为“松江区6G信通智能技术产业专利联盟”揭牌,联盟首批成员单位获授牌,并共同签署专利联盟建设倡议书。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咨询研究中心技术情报部主任路炜发布《松江区高端仪器仪表产业规划专利导航研究成果》。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各城市知识产权局领导,松江区相关部门、各街镇、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松江区市场监管系统、产业园区、服务机构和企业代表,我校知识产权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论坛。我校副校长周立志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丛立先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负责人吕国强就“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的挑战与展望”作精彩演讲。

    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运用”设置两场主题研讨,14位知识产权各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发表真知灼见。

    第一场主题研讨由唐震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卢海君、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焦和平、上海仲裁委知识产权仲裁院院长王海娜、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傅钢分别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版权注意义务构建”“论作为新型财产权的人工智能生成物制作者权”“浅谈仲裁如何在AI时代更好的发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AI时代的入场须知:用户及平台的侵权风险与责任承担”等主题,从前瞻研究、纠纷解决、司法实践等多个角度发表见解,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出谋划策。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袁真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曹博,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与观察,分别对上述嘉宾的分享作深入点评。



    第二场主题研讨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王亦非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陶乾、盛趣游戏法务总监赵金飞、腾讯集团法务部专家法律顾问张钦坤、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师张严分别就“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提供者著作权侵权责任规则”“游戏企业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的运用”“AI时代的版权保护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开源蒸馏模型的风险治理”等主题,从“规则—应用—保护—治理”四个维度,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运用的思考。



    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袁秀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谢轶,分别在简要总结上述嘉宾观点的基础上作点评。



    王栩叶总结致辞指出,本次论坛紧扣“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主题,发言嘉宾结合实务经验或理论研究,从多个层面发表了自己的深刻见解。他们的精彩发言,使本次论坛的讨论内容具备了高度的前瞻性与创新性,对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来 源 | 知识产权学院

     编 辑 | 罗林哈    责 编 |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