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我校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共启中国检察学系列课程

    发稿时间:2025-09-11浏览次数:10

    近日,我校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合作开发的中国检察学系列课程在松江校区正式开讲。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陈勇负责课程首讲,近200名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课程学习。



    陈勇以“中国检察制度的自主发展与实践路径”为主题,系统阐述了中国检察制度的历史沿革、职能定位及新时代背景下检察工作的重大意义。

    他强调,“中国检察制度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价值追求,绝不能简单套用西方模式”,中国检察学的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强化自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他结合多年检察工作实际,通过典型案例和详实数据,生动展示了中国检察权的运行机制和现代化发展路径,为学生呈现了一堂理论深厚、内容鲜活的法治课。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本科生卢奕萱谈到:“本次课程以中国检察学的构建为主题开展,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此次课程使我清晰认识到检察学的学科定位、历史沿革、职能分工和建构路径,同时深化了对检察学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的认识,为我今后检察学相关学习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本科生张诗怡分享道:“今天听完陈勇检察长的课,我深感检察学是一门底蕴深厚、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课程系统介绍了开设检察学的意义,梳理了检察学的历史、定位与内涵,阐述了检察学实践主体的功能与配置,最后简要说明了如何构建中国检察学,令我印象深刻。”



    中国检察学系列课程是我校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深度协同育人的标志性成果,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教育培养机制”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响应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精神的具体行动。

    该系列课程是以检察学为主干的课程集群,配套开设了四门实训课程,包括“刑事检察实训”“公益诉讼检察实训”“民事行政检察实训”“刑事执行检察和检察侦查实训”。其中,检察学课程以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主线,重点围绕我国优秀检察工作成果,系统阐释中国检察工作的基本理念、检察权运行原理和中国检察现代化路径。配套的四门实训课全面覆盖检察业务核心领域,形成“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模式上,中国检察学课程集群将全面推行“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每门课程均由华东政法大学专业教师与上海市检察实务专家共同组建教学团队,通过理论解析、案例研讨、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实现“学校课堂+实践基地”的无缝衔接,真正做到“从课堂到实战”的一体化培养。



    中国检察学教学团队的教师主动走进课堂观摩学习,为今后推进“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有青年教师表示,通过现场聆听陈勇检察长的授课,不仅深化了对检察理论和实务的理解,也为今后在教学中更好地融合理论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中国检察学课程集群的推出,不仅是我校创新法学教育模式的重要尝试,更是高校与实务部门协同育人的典范,为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 源丨教务处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