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协同培养高素质实战型涉外法治人才

    国际法学院与北疆国际法务区携手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

    发稿时间:2025-08-29浏览次数:16

    近日,为服务北疆地区涉外法治建设需求,共同探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区域法律服务合作全新路径,我校国际法学院与北疆国际法务区校地协同发展对接会举行,双方就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进行座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司法局三级调研员孙德志、呼伦贝尔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高小卫,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曹都国等出席会议。



    会上,曹都国代表学院与北疆国际法务区签署“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共建协议并揭牌,双方将本着“开拓开放、南北互动、资源共享、协力共建”的原则,通过制度性、常态化资源整合,积极推动高素质实战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服务北疆地区涉外法治建设需求。



    双方还就协同培养、区域法治合作、涉外法律服务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曹都国从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助力北疆国际法务区高质量发展等角度发表看法。他指出,此次创新基地的设立,将进一步整合我校国际法学科与区位优势以及北疆国际法务区的实践平台优势,通过联合培养、实习实训以及党建联建共建、课题联研、项目联创、涉外法律服务等多元模式,更好满足北疆地区对精通国际法律规则、熟悉跨境业务的复合型法治人才以及不断增长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助力北疆国际法务区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出更大效能。



    “北疆国际法务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首家中央法务区,致力于搭建集法律服务、法治研究、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大力推动涉外法治迈上新台阶的创新探索,也是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有力抓手。

    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未来,国际法学院将持续探索以实践为导向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建立与涉外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企业、法律服务机构等联合育人的协同工作机制,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 源 | 国际法学院

    编 辑 | 罗林哈    责 编 |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