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自动订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发稿时间:2025-07-03浏览次数:12

    621日,由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与我校联合主办,我校国际法学院承办,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协办的“自动订约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tomated Contracting)在长宁校区举行。会议聚焦《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自动订约示范法》(以下简称《自动订约示范法》或“示范法”)的规则建构及其法律贡献,关注人工智能在商事领域的域内外法律实践和治理展望,从私法和公法、软法和硬法、国内法和国际法等多重视角剖析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兴法律问题,提出回应实践关切、契合社会期望、展望未来挑战的观点和洞见。来自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全国政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及二十余所境内外高校和法律服务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实务界代表出席会议并参加研讨。我校国际法学院院长杜涛教授主持开幕式。



    我校校长肖凯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商业与法律生态,自动订约技术,通过算法决策、智能执行等创新方式,深刻改变着商事活动的形态。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2024年通过的《自动订约示范法》,为国际社会应对这一变革提供了重要框架。肖凯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自动订约的法律理论与实践,同时就人工智能的商事应用及其国际治理展开深入探索,汇聚多法域智慧,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我校也将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法治教学与研究,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与法学教育深度融合的“产学研用”生态链。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长安娜·朱宾-布雷特(AnnaJoubin-Bret)代表联合国贸法会秘书处向与会专家学者致以诚挚问候。她指出,临近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成立60周年,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重要节点。贸法会三十余年来持续聚焦电子商务立法,通过一系列示范法、国际规则和立法指南,建立起支持全球数字贸易的基本法律框架。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对贸法会工作的支持,并高度评价中国在推动贸易数字化和平台治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国际规则制定提供了宝贵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田涯在致辞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积极促进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他表示,作为贸法会成员国,中国积极参与贸法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规则创制,未来将继续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如既往地支持贸法会工作,与各方携手共进,为完善国际商事规则贡献中国智慧。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深入研讨自动订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国际商事规则进步贡献智慧。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第十二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对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与我校联合举办此次会议表示高度肯定,他围绕《自动订约示范法》的制定背景、现实意义与未来挑战,提出了三点深入思考。他指出,联合国成立80年以来,涉及合同领域的公约和示范法,包括基础性合同法律和示范法,兼顾了不同法系的规则差异,最终推动了国际贸易法的融合。《自动订约示范法》应对了人工智能订约带来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为数字经济领域的订约活动提供了规范和指引,为各国在自动订约领域的法律协调,提供了参考框架,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和交易成本。周汉民也指出《自动订约示范法》可能面临的三项潜在不足,包括适应性问题、滞后性风险、以及缺乏强制执行力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驻上海特派员叶军先生主持了本次会议主旨发言环节。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处法律官员卢卡·卡斯特拉尼(Luca Castellani)、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林伟权(Ernest Lim)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韩世远和暨南大学法学院刘颖教授分别围绕《自动订约示范法》的背景和核心条款作了主旨发言。

    在接下来的四个单元的专题研讨环节,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巴西、葡萄牙、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律师围绕《自动订约示范法》与国际私法、国际投资法、国际商事仲裁、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主题重大、时机契合,得到了校内校外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来自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踊跃发言,积极交流,为示范法的普及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研讨会的举办也是我校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国际法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接下来,我校将在涉外法治和人工智能的交叉结合方面重点投入,积极培育国家级研究平台,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市“五个中心”建设再接再厉。

     

    来 源 | 国际法学院

    编 辑 | 罗林哈    责 编 |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