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改革创新 协同育人

    我校深化涉外法治教育改革

    发稿时间:2025-05-28浏览次数:10

    近年来,我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所需,加大改革创新、深化协同育人,全面提高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瞄准涉外法治人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问题,推进教材、师资、资源一体化建设,实施全球人才引进计划,深化与国际组织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国际规则“同频共振”。



    “破圈” 构建法学教育新格局

    涉外法治建设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支撑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抓手。上海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是上海承接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华政为国家稳步推进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高素质、即战型涉外法治人才。

    学校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对标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自贸区升级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任务,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为《上海市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8.0版)》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推动政策服务“整体性”与“便利性”目标落地。


    “领航” 打造涉外法治人才高地

    聚焦《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6年)》要求,学校以学科交叉、需求导向、实践赋能为核心理念推进改革,深度对接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战略,

    全国首个涉外法治学院和普通法学术中心的率先成立,深刻体现着学校更新法学教育培养方案,建立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的探索。对学生实施订单制培养,与40余家国际组织、涉外机构及律所建立合作。此外,积极开展高中——大学贯通培养试点,与光明中学合作培育复合型生源。这些举措,成为积极破解涉外法治人才结构性短缺难题的关键。


    “铸剑” 提高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一团队一策”,匹配经费保障与考核激励政策的政策深受一线师生欢迎。学校积极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华政校领导牵头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课程建设、师资引育、政策研究,为涉外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积极推进涉外法治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立项《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等11门核心课程,推进教材、师资、资源库一体化建设。深化与国际仲裁机构合作,引入实务专家授课,建立“订单制培养”机制,精准对接前沿领域需求。

    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学院能动性,为学院完善涉外实践教学理念、资源整合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提供政策空间。实施涉外法治全球人才引进计划,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规模,建立一流海外专家库、人才库。依托交叉学科群,组建法学教授+实务专家双导师团队,引进香港大律师公会等30余位涉外法律实务专家授课,强化国际规则衔接能力。不断在体制机制进行突破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


    来 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 | 高云微 曹婧

    责 编 |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