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我校与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举行捐赠签约仪式

    发稿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10

    510日,我校与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举行捐赠签约仪式。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主任林东品,律所管委会主席王嵘,律所副主任朱宇晖,执行主任王思维等出席仪式。仪式由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戴国立主持。

     


    郭为禄指出,此次捐赠彰显律所社会责任、校友情怀,以及校友会与基金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法学人才培养应以实践需求为导向,深化校所、校院合作,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创新基金使用模式融入案例教学,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他提出,针对实践教学短板,法律实务部门应担起实习支持责任;学校要建立制度化实习体系,配备专职教师对接;通过评选优秀导师、聘请律所律师担任研究生导师、优化奖学金评选等举措,推动案例教学落地。同时,高校和法律实务部门要服务国家战略,共同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虞潇浩表示,在法学教育改革与华政综合改革试点推进背景下,学校要紧扣法治建设需求转型人才培养模式,博和汉商律所的业界优势将为合作提供重要支撑。他介绍,新签备忘录将新增一站式学生社区资助,创新引入师徒制、法科生夏令营等实践模式。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整合资源协同育人,推动法学教育迈向新台阶。

    林东品回忆在母校的求学岁月,感慨母校作为其学术启蒙之地,始终发挥着精神引领作用。他强调,博和汉商律所拥有完善人才组织架构,在学术与研发创新领域成果显著,且与华政长期在竞赛组织、校外实践等方面保持紧密合作,双方联系持续深化。他指出,此次捐赠意义深远,详细说明了资金使用规划,并表示未来律所将继续携手华政,发挥实践优势,助力培育更多优秀法学人才,推动法学教育事业发展。

    朱宇晖分享与母校的深厚渊源,感恩求学期间师长关怀与母校培育。他高度赞扬华政在法治实践、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作为校友,为母校的辉煌发展倍感自豪。对于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的捐赠合作,他寄予厚望,期待以此为契机,深化教学实践共建,拓展合作平台,实现互利共赢,共促法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仪式上,郭为禄代表学校接受捐赠支票、颁发捐赠证书、赠送纪念盘;马赛代表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赠送捐赠支票,王嵘代表律所接受捐赠证书和纪念品。



    我校学校办公室主任、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练育强与王思维代表双方签署捐赠协议。


     


    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婧、朱海峰以及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孙万怀、经济法学院院长钱玉林代表双方签署备忘录。




    我校刑事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等相关人员参加仪式。

     


    来 源 学校办公室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