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教育学院伍巧芳教授主持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结项,该项目系我校首个国家社科外译项目,研究成果由英国知名出版社Routledge出版发行,书名为《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 Pathway Towards InclusiveGlobalization》(《“一带一路”――引领包容性全球化》),原著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卫东教授。
此书在挖掘“丝路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局限性、“一带一路”倡议的宏观背景、建设内涵与思路,以及若干具体问题。作为对“一带一路”倡议开启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的权威解读,不仅纠正了国内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些偏颇甚至错误的理解,还提出了“包容性全球化”的概念,帮助普通公众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同时,该书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研究”的号召,引发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国际经济合作引入的新思维和新模式,标志着中国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随着中国站上世界舞台中央,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旨在集中遴选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学术精品,有效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深化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增强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截至2025年4月,本翻译成果在海外已被引用46次。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的Patricia Ordóñez de Pablos教授评价道:“这本书为广大读者群体(包括学者、研究人员、本科生、研究生、商人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知识,特别是在亚洲商业、经济、历史和贸易领域,填补了‘一带一路’研究领域的空白。” 该专著的成功推介不仅提升了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海外学者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 源 | 科研处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