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华政

  • 【新华社】这场海上体育法治沙龙,跨界融合共促体育生态

    发稿时间:2024-12-23浏览次数:239


     

    新华社 客户端上海12月20日电(记者 孙青)在《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19日,第4期海上体育法治沙龙活动——“体育生态的三维视角:法律、产业与人文关怀”主题论坛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律师协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共同主办。120余位体育法专家学者、体育仲裁员、企业家、运动员、教练员、体育行政事业单位代表与会交流分享。

    上海市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余诗平致辞指出,体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育产业大有可为,体育消费大有空间。体育法治也有很多领域有待研究、深化和突破。期待“海上体育法治沙龙”加强研讨、凝聚共识,为我国体育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徐宗新感言,本次沙龙活动从法律、产业与人文关怀三个维度研讨体育生态,主题特别有现实意义,活动现场氛围好、人气高。体育法治与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各方把各自的专业优势都发挥到极致,为更多的伙伴提供更好的支持。上海市律师协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星瀚律所主任卫新表示,《条例》的颁布实施是上海体育法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尽力发挥市律协体育专业委员会和律所自身特色与功能,加强与高校以及产业界的合作交流,共促体育法治与体育产业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中外法律文献中心副主任、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院研究员黄紫红主持开幕式和主题论坛,她阐明研讨活动旨在共襄体育法治和人才培养,并结合地方体育立法实践,建言以税赋能、促进体育消费,进一步加强体育领域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华东政法大学余守文教授、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第一届仲裁员俞圣洁律师分别以《体育赛事和体育产业》《国际体育仲裁案件代理精要》为题作主题发言。与会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

    跨界融合是本期论坛特色。上海市律协体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蒙主持研讨环节,张清、古锐等法律人,对话跑者何苏娥、卡洛斯马、孙瑞一等嘉宾,从选手形象权出发,围绕大众赛事主办方、商业合作机构、运动员间的利益平衡与保护展开讨论。凌东媛、蔺栋等律师,原中国女子体操队运动员范忆琳,原上海拳击队运动员张泽昊,国家级运动健将丁佳毅,围绕加强专业运动员退役后的权利保障深入交流。

    与会嘉宾还就《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配套细则等问题进行了延伸探讨。

    正如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罗培新对《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的点评“不只是法规,也是体现人性温暖的指引”,这场跨学科、跨场域、跨人群的沙龙论坛研讨贴近产业与民生,体现了体育法治的人性关怀。

    来源于新华社APP,2024年12月20日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