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

    发稿时间:2024-12-11浏览次数:110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进一步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126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暨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试验区(高校)项目教学研讨系列活动在明珠楼举行。

    集体备课对应教材第三章,重点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主题展开教学研讨。为了更好深化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备课会特邀上海市静安区凯迪克大厦党委书记肖素华、政府管理学院陈毅教授作为校内外专家参与。我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戴莹、教务处副处长杜素娟、宣传部副部长孙祥飞、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研究室教师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生共同参加备课活动。备课会由副院长严宇鸣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从师资力量、专题教学、集体备课、学情调研、教师培养、国情调研、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等方面整体介绍了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情况,强调学院对这一课程高度重视,将上好该课程作为学院课程建设的首要工作,要求学院授课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同时积极进行社会观察,不断提升自身对各章节知识点的认识水平与授课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何益忠结合自身授课思考,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专题说课示范,以“什么是党的领导?”“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怎样坚持党的领导?”为问题切入点,梳理授课逻辑主线。何益忠向各位青年教师提出建议,授课既要关注整体讲述框架,遵循教材章节设计,凝练关键知识点,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研究专长,不断学习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并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展开课程讲解,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校内跨学科专家,政府管理学院陈毅教授从“传统与现代”“中国革命建设与治理”“政党权威和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和自由民主”“国家与社会”“管理与治理”七组关系入手,分析了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联系,指出上述七个方面共同指向必须处理好集权与民主关系的重要性,强调我国的民主是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横向民主与纵向民主的结合,重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作为基层党建工作领域专家,肖素华为学院师生介绍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凯迪克大厦楼宇党建工作的历史传承,回顾了在外资、民营企业集中的商务楼内,楼宇党建工作如何从最初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状态出发,逐步拓展自身工作空间,提升工作效能,建立上海市首家楼宇立体服务站和首个“爱心妈咪”小屋,为楼宇职工创设心理及健康诊疗室、体育运动场,建立向全市快递小哥提供餐饮便利服务的“暖‘新’食堂”,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一件件具体的楼宇职工管理事务中,实现了党的组织领导与政治引领,赢得了包括各国企业老总在内全体楼宇职工的心理认同、情感认同与思想认同。肖素华自豪地说,在目前整体经济相对吃紧的情况下,商务楼宇经营普遍承受压力,但通过做优党建、做实服务和楼宇治理,优化了楼宇营商环境,使更多企业愿意留在大厦,并在大厦发展。党的工作开展有实效,能让党员和广大群众看得见,切身感受得到,党的引领会在方方面面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王建新、龚剑、李旭分别交流了自身的学习体会,不约而同地表示本次集体备课会对于自己授课起到了很大帮助,不仅加深了自己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补充了相应理论论述的要点,更关键在于拓展了自身就党的领导在基层实践的观察视野,更为鲜活地捕捉到了平日在课本、论文、专著甚至是各类网络讯息中都不曾有的生动案例。参会教师都表示将在后续备课过程中,积极深化对于相应案例的进一步研读,将案例穿插于教学课件中,带到授课课堂上。

    戴莹、杜素娟、孙翔飞对集体备课会予以高度肯定,认为本次备课活动准备充分、形式完备、内容丰富,校内外专家结合备课形式,尤其是理论专家与资深党建实务专家的共同参与,让人印象深刻,为全校各课程开展集体备课提供了范例。戴莹强调,思政课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备课,要尤为关注党情、社情、国情和学情,对应“大思政课”教学理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形式,让学院授课教师能够更好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崭新面貌,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思政课,不断完善大思政课工作格局。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是学院主持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试验区(高校)项目的系列教学研讨活动之一。“大思政课”建设试验区(高校)项目的运行为学院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拓宽了备课思路和教学视野,极大鼓舞了思政课教师讲好课的信心与决心。学院将进一步组织集体备课会,围绕各课程教材各主题章节,逐一推进,不断深化,切实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始终确保思政课常讲常新、常学常新、常用常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来 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 | 夏梦颖    卢慧敏    图 | 江娟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