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华政

  • 【民主与法制周刊】用浸润终身式法学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专访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

    发稿时间:2024-11-19浏览次数:10

    “美丽典雅的华政园会因为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到来一定会续写华政园的美丽故事。华政园也一定会铭记你们的青春足迹,成就你们的人生理想!”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一如既往地向入学的新生送上衷心祝贺。他呼吁华政学子要坚守“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法大学”的初心,不仅做历史见证者,更要做合格建设者,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这是叶青作开学典礼讲话的第十年。从1981年负笈华政,到2015年以校长身份重返华政园,叶青是母校为国家培养一代代法治人才的亲历者。几十余年深耕法学教育事业,使叶青对新时代法学教育理念、法治人才培养累积了深刻独到的理解与洞察。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前不久,《民主与法制》周刊记者专访叶青校长。他表示,身处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读研、找工作并非一劳永逸的“上岸”。新时代的法学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攻克一个又一个人生课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海洋”中畅游,永不脱水、浸润终身。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深化新时代法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华东政法大学72年的办学历程是新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一个缩影。接下来,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法学教育体系,始终与法治中国建设同呼吸、共命运,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华政智慧与力量。”叶青说。

    《民主与法制》周刊: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华东政法大学是如何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加强广大师生思想政治建设,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

    叶青:作为大学管理工作者和教授,首先,我始终坚持每学期为大学生和研究生授课,并通过毕业生午餐会、学生调研会、学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熟悉学生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使我的课堂话语可以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其次,穿插最新鲜的新闻事件和真实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说理,多维度地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逻辑能力;第三,运用更多直观的图表、表格,将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方便学生吸收。我曾出版《刑事诉讼法:案例与图表》,并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断丰富完善而多次再版,被不少同行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华东政法大学是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第一批市属高校基地。学校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主要功能过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课程方面,学校是首批“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区(高校),在全国率先试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打造“1+1+N”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体系,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材方面,学校响应全国法学类专业教指委的号召,积极组织校内精干力量,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教学科研平台方面,除了专门课题培育、定向招标、专题专报约稿、《法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两大核心期刊设置专栏外,学校还组织国内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领域顶尖学者和校内精干力量,于2020年末成立了华东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是当时上海市首家专门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专业化学术研究机构。

    《民主与法制》周刊:华东政法大学充分发挥上海区位优势,综合运用法治力量服务保障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华东政法大学如何立足区位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叶青:从浦东开发开放,到建设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再到推进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过去几十年,上海始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巨变,只有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开展更大力度的政策制度创新,上海的“四大功能”才能不断实现突破跃升,“五个中心”的主攻方向才能把得牢不跑偏。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沪上各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种类不断迭代更新,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海外金融法律服务机构鳞次栉比。同时,讲求兼收并蓄、诚信平等的城市文脉和海派文化,也滋养着我们的法治人才培养观。如何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法律服务和高素质法治人才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现实需求,这是上海这座城市给我们华东政法大学提出的时代之问。

    华东政法大学依托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平台,通过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项目支持,加大投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制建设。打造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亚太)研究与培训基地,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中国暑期学校开办8年来,已7次“落地”华政。同时,构建了知识产权国际政策法律文本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也受聘成为华政荣誉教授,学校整个知识产权教学团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熟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律的专门人才。2022年,成立全国首家独立建制的涉外法治学院,单独制定和实施招生方案、培养方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以涉外法治学院教师为基本工作团队,与其他九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联盟”,并将进一步发挥联盟秘书处作用,构建“跨校—跨界—跨境”的格局,涵盖联盟高校和境内外其他联合培养单位,实现以法治训练为枢纽的各类涉外人才联合培养体系。

    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推进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劳工组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或机构共建信息共享和学术研究平台。继续深化与杜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玛丽女王大学等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在合作办学项目、全英语课程建设、教师互访、学生互派等方面推动实质性合作。

    《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11月12日,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是中国内地首家独立建制的涉外法治学院。近年来,华东政法大学增设涉外法治等12个法学专业新方向,并设涉外法治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等19个教学科研单位,学生在模拟竞赛、国际组织实习的实践中成长。华东政法大学在优化学科建设、完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体系上有哪些创新举措?

    叶青:学科建设上,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科在全国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为A档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科整体布局,统筹法学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完善学科平台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科平台聚资源、接项目、扩影响的作用,聚焦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设,以教育法典编纂、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院建设、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国家安全研究院建设等重大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进学科建设水平提升。

    人才培养体系上,一是利用技术赋能,支持新型教学改革。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传播和课程建设方式和载体,是助力课程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准确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前期也积累了一定的线上资源,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1个市级虚拟教研室培育项目、44门优质在线课程、24个校级虚拟教研室项目、7个校级云间精品-超师网课、6门知识图谱。从建制度、立标准、重质量和促开放这四个方面做好数字化教学改革,制定线上课程学分认定和教学工作量换算制度,给予优质在线课程充分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构建教师混合授课方式、学生多元学习空间、教学过程有迹可循、教学诊断云端开展的新型闭环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二是注重规划设计,推动课堂范式创新。在课程类型上,积极探索新生研讨课、小班研讨课、案例研习课等课堂类型;在教学方式上,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手段和数字化手段,强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超师网课建设,持续加强线上教学的可行性建设;在课程设计上,科学优化法学专业传统十门课的课时与教学内容,建设内容丰富的选修课,加大优质课程资源的供给。注重团队的力量,侧重于数字化教材、知识图谱等新型教材的建设,如配合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出版“国家安全学系列教材”,与实务部门合作编写《刑法案例教程》《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等实践课程系列教材。

    三是开展有组织实践,将课堂开到实践基地。除了实践课程的引入和培育,有组织的实践实训计划也是学校重点探索的一种方式,需要认真整合、共享优质实践资源、筛选“僵尸”基地和无效平台,组织或选派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为鼓励师生积极参与高水平竞赛,学校还制定了相应配套措施和激励计划,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带课,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相促进的法学人才培养机制。

    《民主与法制》周刊:前不久,由王迁教授领衔的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四位青年教师在第六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作为从教几十余年的教师,您认为教师在新时代法学教育中需要具备怎样的品质?

    叶青:我认为,教师需要有大德性、大学问、大情怀。首先是“大德性”。作为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通过言传身教,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华东政法大学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新聘教师和新聘导师师德师风集中培训,引导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任务使命,投身“教育强国”事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是“大学问”。而今正逢“信息大爆炸”时代,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通用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瞄准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沿,持续更新知识储备。华东政法大学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师资结构,正着手实施阶梯性教学名师和团队培育计划。“第一阶梯培育计划”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为抓手,培育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以打造多支队伍培育营的方式,展开第一阶梯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的培育。通过三年一个周期的孵育,营造出重教学、重育人、重质量的教学氛围,以选促建,提升总体教学水平。“第二阶梯培育计划”以市级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为抓手,培育骨干教学名师和团队。各学院需根据自身个性化情况,制定出本学院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组建和培育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展开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的孵育工作,确立重点培育对象,组建重点团队,以全院之力向中心靠拢,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和团队申报各类市级一流课程、教学荣誉、教学成果、人才计划等。“第三阶梯培育计划”以各类赛事为抓手,培育青年教师队伍。动态选拔全校青年教师参加“名师养成和优师培育训练营”,通过参加市级和国家级各类赛事,以赛促教,畅通青年教师成长渠道。

    最后是“大情怀”。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教师。教师的仁爱之心,不简单等同于父母爱子女,这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大情怀”在教师身上的体现,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华东政法大学目前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市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9个、教学名师8人。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华东政法大学打造了多元化、立体式、分层次的教师荣誉体系,每年选树表彰优秀典型,充分及时展现学校教师教学科研管理优秀成果、爱岗敬业感人事迹,激发广大教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

    《民主与法制》周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对“改革完善法学院校体系”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优化法学院校发展布局,二是完善法学院校管理指导体制。您曾发表文章《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法学院校发展布局优化》。您认为,当前法学院校在改革完善法学院校体系上面临怎样的挑战?

    叶青:我认为,改革完善法学院校体系最需要平衡的是各法学院校三个方面的优势、劣势,即区位、体量和政策。

    随着教育部异地办学政策口径的收紧,区位优势几乎是无法扭转的,如何结合国家战略人才需求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特色品牌学科和专业,这是地方政法院校的一个重要使命,所处区位和城市如果缺乏吸引力,师资和生源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压力。华东政法大学充分发挥上海区位优势,聚焦涉外法治、国家安全法治、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领域,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优质师资和行业专家,形成显著竞争优势,打造国家人文社科基地和协同育人基地。

    体量优势主要是历史形成的,需要不断进行学位点动态评估和调整才能逐步实现布局上的优化。比如有的学校历史上一直学科门类较少,学科结构比较单一,那么迎接新时代打造交叉学科的能力势必就弱。学位点、专业、教师编制、学生名额等体量数据都是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下拨的,学校能做的主要是提升“内功”,改善办学的“内生环境”。华东政法大学运用“文理交叉”“文工融合”的思维方法,围绕卫生健康学科与医学的交叉融合,智能数字法治学科与智能制造的交叉融合,教育学、经济学、金融学与法学学科的交叉融合等,积极加强与理工院校以及理工科专业实验室的双向赋能合作,涵养学科群协同共育生态,进而搭建新兴交叉学科集群平台以及由此衍生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政策优势主要体现在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和支持策略上,如果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甚至是中央国家机关的政策支持,高层次科研平台、智库平台、高级别学术会议、服务国家战略的高质量学术成果、智库成果就会自然地“水涨船高”。纳入部属院校或列入省部共建,将获得更为充裕的资源配置和更高的社会声誉。这就需要校地之间进行良性的双向互动,坚持城市发展教育、教育反哺城市。华东政法大学作为重点政法院校,近年来始终坚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战略,积极向教育部、司法部、上海市委市政府等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涉外法治、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问题与实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协同合作、提供社会服务。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4年第42期/本社记者 谭则章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