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首届中非法律论坛“宪法与国家发展”学术研讨会举行

    发稿时间:2024-09-18浏览次数:31

    97日,由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非洲国际与比较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非法律论坛“宪法与国家发展”研讨会在长宁校区交谊楼辉贤厅召开。



    我校校长、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叶青教授在致辞中重申了全球化背景下法治在国家治理与国际交往中的基础性地位。他表示,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核心工具,在中非合作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法律交流能够增进彼此理解,促进双方稳固合作,共同应对新的挑战。中非法律交流应当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以人才培养为关键。希望本次中非法律交流,能够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法治力量,在合法、公正和可持续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中非双方合作,为建设更加公平正义的国际法治秩序增添新的生机。



    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杜涛教授主持开幕式,他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缘起。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教授表示,当今中非双方对宪法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都给予高度关注。非洲国家近年来的宪法改革充分发挥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既规范了国家权力、保障了公民权利,又推进了社会发展。在我国,近年的法治建设特别重视宪法的制度功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明确维护宪法权威,建立了宪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制度,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宪法更好实施,发挥了宪法作为根本法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作用。莫纪宏希望中非法律论坛能够为两地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加强双方合作,借鉴彼此经验。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国际与比较法研究院院长查尔斯·冯巴特教授强调,中非合作论坛上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为中非法律学者的交流创造了窗口。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并实现了代际传承,对非洲国家未来的发展有启示作用。希望在本次中非法律论坛上,非洲未来发展及其与中国所建立的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能够得到充分讨论,促进非洲国家重要问题的解决,并为未来会议打下坚实基础。



    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何勤华教授以“团结合作,推动中非法律交流”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我校法律史学科长期以来关注非洲法的研究,产出了一系列相关科研成果,为我校与非洲法律法学界开展学术交流奠定了基础。加强中国与非洲法律交流,有助于在国际法治建设中凝聚共识,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本次中非法律论坛能够云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同缔造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是深化中非友谊的宝贵机遇。期待中非学者共同努力,推进中非法律文化交流与互鉴。



    研讨会分为四个单元,围绕“宪法发展中传统与现代因素的交融”“宪法对国际社会公认国家发展目标实现的作用”“经济活动与社会公正的宪法保障机制”“宪法在国家发展中对地方自主性的促进作用”,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南非金山大学政府学院讲师姗迪薇·马休斯博士和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教授程迈分别进行闭幕式学术总结,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长于明教授主持。

    姗迪薇·马休斯指出,自独立以来,非洲各国积极处理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并形成了多样的宪法实施机制。市场发展和宪法赋予的社会经济权利,成为应对长期政治、经济和社会挑战的有效工具。发展必须以一种和平、民主、社会正义且平等、安全、可持续性的方式进行,经济、社会的公平和发展不可偏颇。民主宪法确保国家与传统社区的发展相一致,民主政治与个人自由相协调,为现代宪法制度的阐释贡献了“南非方案”。马休斯认为,发展权的实现仍然面临诸多阻碍,应当将所有非洲人民的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放在首位,才能真正维护人类的尊严。



    程迈认为,在会议上,中非学者能够就宪法理念与宪法实践进行交流互通,跳出传统自由主义宪法观念的范式,探讨国家与宪法之间的良性互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力图寻找最适合非洲和中国发展需要的道路,收获巨大。一个好的宪法制度并不需要拘泥于路径,而应当实实在在地造福人民,真正实现人民的自由和发展。只有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方面齐头并进的发展,才能创造一个真正成功的宪法。




    来 源 | 涉外法治研究院     | 王盈佳     | 马道贺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