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圣约翰大学后人郑天慧、郑天中捐赠珍贵档案史料

    发稿时间:2024-08-22浏览次数:598

    8月9日,圣约翰大学1932届学生郑朝强学士学位证书、专著捐赠仪式在我校长宁校区举行。捐赠人郑朝强之子郑天慧、郑天中,以及郑天慧之子郑在彬,郑天慧之孙郑礼鸿、郑礼纬一同出席。

    校党委书记郭为禄亲切接见了郑天慧、郑天中一行。他指出,校史史料承载着百年校园的传统底蕴,有助于我们清晰梳理百年校园发展的历史脉络,并运用到档案编撰整理、文化育人的实际工作中,给予学校改革与发展更多的力量与启示。



    郭为禄表示,郑天慧、郑天中慷慨捐赠珍藏多年的史料令人非常感动,特别是郑天慧祖孙三代同行到我校参加捐赠仪式,共同回顾感受祖辈严谨的治学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展现了优良家风和无私奉献精神。学校一定会保管好、保存好这些珍贵藏品,挖掘好、讲述好其中的故事,充分发挥史料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把这份感动化作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不辜负校友及家属对学校的深情厚谊,推动学校文化事业发展。



    据悉,郑朝强原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32年毕业,获荣誉学士之衔,毕业后留校,任圣约翰大学结构力学教师。郑天慧、郑天中先生向学校捐赠了珍藏多年的纪念物品——郑朝强圣约翰大学学士学位证书与其专著《记忆勾痕》。



    郑天慧为原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退休教师、物理系副系主任。他介绍,父亲非常怀念在圣约翰大学读书的经历,学到了很多让其终身受益的知识与习惯,并将所学报效于国家,父亲刻苦勤奋优良家风也影响了后辈。自己扎实的语言基础,始终追求科学真理和赤诚的爱国情怀,都受之父亲教育。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郑天慧也对教育尤为上心不仅自己勤奋踏实,也教育自己的子女积极向上,尽己所能,回馈社会。郑天慧指出,我校是在约大旧址建立,现将父亲的档案史料捐赠给我校,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特别的感情,也是为了让其发挥更大作用,作为家属愿意为我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郑天中为原复旦大学医学院退休教师,也是中国著名生物塑化专家。他深情回忆了父亲重视家风家教,以身作则。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很早开始阅读英文原版著作。此次捐赠的《记忆勾痕》是根据父亲的手稿整理编写。郑天中表示,这本书代表的是一种情义和情感,将史料赠与我校更能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希望通过这一方式传承精神。



    档案馆副馆长彭国云向郑天慧、郑天中颁发捐赠证书。



    郑天慧之子郑在彬讲述了幼年时爷爷郑朝强教授他学习英语与文言文知识的经历,重视家庭教育、生活节制有度的家风也被传承下来,让后辈受益匪浅。郑天慧之孙郑礼鸿、郑礼纬谈到深受祖辈的优良品质激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档案馆馆长蒋叶红表示此次捐赠将助力档案校史征集工程,丰富学校的档案史料馆藏。这两件珍档,真实展现了郑老胸怀祖国、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高尚风范。档案馆一定保存保管好史料,共同守护好文脉,把约大的故事讲好,把我校的故事传续好。

    档案馆内勤岗负责人卢梅芳、综合管理岗负责人王永毅和校史文化协会学生杨弼群参加相关活动。



    捐赠仪式结束后,郑朝强之子郑天慧、郑天慧等一行人参观了长宁校区历史文化展,共同感受百年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感受红色文化、海派文化相互交融的“最上海”城市文脉。



    来源 | 档案馆

    编辑 | 罗林哈    责编 | 曹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