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风自海上起——近代法律人与中外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举行

    发稿时间:2024-07-20浏览次数:263

    715日,由我校党委宣传部、法律史研究中心、涉外法治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风自海上起——近代法律人与中外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在校召开。

    与会代表参观了在长宁校区24号楼进行的“风自海上起——近代法律人与中外文明互鉴”专题文献展。展览通过近百件名家手迹、书籍以及老照片等珍贵实物,生动展现了伍廷芳、顾维钧、施肇基、向哲濬、倪征燠、雷经天等近代爱国法律人的神韵风采与为国御侮的精神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致辞指出上海是近代法学教育重镇,也是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中国近代法律史上,诞生了顾维钧、施肇基、向哲濬、倪征燠、雷经天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法律人,他们为中国的法治事业而奋斗,在国际斗争舞台上为捍卫国权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强调,我们要继承前辈学人的法治精神,推动新时代的法学教育改革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不断推进中外法治文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涉外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何勤华教授以“中国近代法科精英与中国近代国际法的成长”为题,从巴黎和会、治外法权撤废、联合国创建、东京审判等八个角度盘点了中国近代法科精英对世界和法学发展作出的贡献,强调了中国近代法科精英群体的学术研究价值。



    法律史研究中心主任于明教授主持开幕式。捐赠仪式上,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伟、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吴景键分别向我校捐赠“顾维钧博士论文《外人在华之地位》(1912年)”和“雷经天1956年批注对于日本战犯的审问提纲”两件重要收藏品。虞潇浩和校功勋教授王立民作为校方代表分别接收移交的藏品,并向两位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



    王伟和吴景键就藏品的来历、收藏价值及其与华政历史的密切联系作了细致介绍。虞潇浩和王立民对两位致谢辞。



    研讨会分为五个单位,围绕“中外交流与法律文明互鉴”“法史文献收藏与博物馆建设”“近代法史人物与史料”“中外法律交通与知识传播”“中国法的对外关系与对外塑造”几个议题,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自己的观点和最新研究成果。



    闭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姜峰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徐忠明和我校法律学院教授李秀清分别进行学术总结。



    徐忠明指出法律史的研究应充分考虑东西方法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过程,充分使用海外资料,透过“他者”视角,反思西方看东方,重视微观历史,从细微平常之处,更真切地走进历史。



    李秀清认为本次会议与以往相比有诸多特色。做到了将历史文献展览与学术研讨会相结合,法史文献收藏与博物馆建设的专题讨论对于建设中国法治教育博物馆具有启发作用,实现了法学、历史学、翻译学、博物馆学等跨学科的交流。



    来 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