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教育为本 人才强校 开辟中国特色政法大学教育之路

    发稿时间:2024-06-07浏览次数:150

    编 者 按


    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华东政法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置身新时代国家社会稳步发展的历史方位,当前学校正处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时刻。先谋后事者逸,党代会的召开将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法大学的目标指向出发,遵循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做出有立场的教育,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回望五年来时路,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熠熠生辉、璀璨夺目,最美大学校园呈现出最上海城市文脉。五年来,学校党委勇于担当,主动谋事、全力做事、团结成事,带领全体师生员工抢抓机遇、守正创新、攻坚克难、拼搏有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拼出了优异成绩,擘画出学校事业发展新图景。

    展望五年未来路,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我们理应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勇担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使命,扎根中国大地,锐意改革,准确把握大势、直面问题挑战、激发内生动力,在薪火相传中砥砺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今起官网特推出实干笃行五年奋进路党代会系列报道,以志不忘初心、未来可期。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路漫漫其修远,教淳淳而明道。

    谦谦师者温如玉,勤育英才泽神州。

     

    好老师需要既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念之灯,也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品格之光;既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之本,也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专业之路;既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赤子之情,也有“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高远之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39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校始终遵循“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第一、以学生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开辟中国特色的高等法学教育之路。


    坚持党管人才 好老师扎根三尺讲台

     

    2000余个教学材料和教学素材的充分发掘,让每一堂课既有专业深度又生动活泼。而上过这些课的硕博研究生们,有人独立发表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人获得全国知识产权类优秀博士论文第二名,有人成为“十大杰出青年法律人”“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女律师15强”,更有人成为著名法律网站“智合”的创始人。

    秉持师者会心,坚守三尺讲台。以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知识产权法律人才为目标,我校王迁教授领衔的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我校教师团队首次入选。



    像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一样,我校从来就不缺好老师好团队。近年来,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思政为牵引,落实人才强校理念,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新时代,怎样做一个好老师?好老师应该为何而教、为谁而教、如何教?“什么样的人称得上好老师?在校园,人们说,像傅鼎生那样,或者就直接说傅鼎生。”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在《民法总论授课实录》序言中写到。

    “金奖、银奖均不如学生的‘最佳教师’奖。”身为法学大家,傅鼎生始终将教学放在第一位,将学生放在第一位。2023年,根据傅鼎生生前课堂录音整理的《民法总论授课实录》正式出版。11位“95后”“00后”我校硕士生和本科生参与整理,以特殊机缘与傅鼎生和他的课堂发生交集。



    该书既是为了缅怀傅鼎生这位大家公认的“好老师”“大先生”,也是为了进一步传承师德师风,涵养高尚师德。在傅老师身后,众多奋力前行、锐意进取的年轻老师已经成长起来,沿着傅老师的足迹不断前行。


    ▲“学习傅鼎生·争当新时代好老师”主题座谈会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成立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持续推进落实中央和上海人才政策,《华东政法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持续落实。“经天学者”人才计划和优博计划助力更多教师的成长,校内专任教师双聘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参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孵化培育。

     

    五年来,学校人才队伍逐步扩大,人才结构明显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专任教师净增164人,新增高级职称专家和学术骨干63人、青年教师188人。如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占比87.9%,越来越多的老师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入选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计划(项目)累计达到131人次。

     


    发挥榜样引领 大先生潜心立德树人

     

    “我们这代人留在学校努力工作,使母校成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名校,也为了让各行各业工作的校友有足够底气能够以母校为荣。”功勋教授杜志淳如是说。

     

    ▲功勋教授杜志淳


    “我不想躺平,也无法躺平。”“我决心,生命不止,写作不止。”功勋教授何勤华表示。

     

    ▲功勋教授何勤华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五年来,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和校长叶青为功勋教授王立民、朱榄叶、杜志淳、何勤华、刘宪权、顾功耘颁发荣誉证书、奖牌,以表彰他们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和心系学生的大爱情怀,在校园传承“为人为师为学”的优良传统。

    颂扬先进代表的光荣事迹,表彰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岗位上作出重要贡献的教职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创新建立教师荣誉体系,形成以功勋教授、贡献奖、奖教金和其他专项工作荣誉称号或奖项覆盖全体教师类型、教师工作全领域、教师职业全生命周期的分层分类教师荣誉制度。

     

    ▲我校2022年度教师荣誉表彰大会

     

    学校始终把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把师德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严把师德入口关,深化师德师风教育,新进教师全面签署师德承诺,健全师德考核档案。

    在校党委领导下,学校深化开展“大思政”工作格局建设。“打造融合培育模式,创新中国特色法治人才培养体系”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思政教师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特等奖、五名教师获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提名奖。

     


    讲好华政人故事 弘扬教育家精神


    “我一辈子只有一个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我因此而自豪。”荣休教师代表沈福俊教授感慨。“凡我在处,必是华政!”新进老师代表、涉外法治学院王一斐代表青年教师郑重承诺。这是今年我校师德传承仪式上的精彩瞬间。



    2021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会隆重举办师德传承仪式。荣休教师代表为新进教师代表佩戴校徽,新进教师代表也会从荣休教师手上接过师德传承的接力棒。杏坛薪火传承不息,以此表达对退休教师的感谢之情、留念之情和关爱之情,让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持续传承和发扬。

     


    校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下大力气做好人才“引、育、用”工作。环境刑事法学科团队成果斐然,离不开学校党委和刑事法学院党委对师资队伍和人才引进的高度重视。

    今年3月,2024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长沙开幕。我校研究生院院长屈文生教授荣获“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称号。像屈文生教授的法律翻译学研究一样,胡玉鸿教授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马长山教授的数字法治研究、李秀清教授的区域国别法研究、王迁教授的知识产权法治战略研究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力。


     

    得师如此,是我最大的幸运。即将成为某区党校教师的李宁非常感谢导师姚尚建。在政府管理学院姚尚建教授指导和鼓舞下,近百名硕博研究生奔赴各行各业,扎根一线,实实在在调研。姚尚建获得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像他一样,去年有12位教师分别入选东方英才领军项目和青年项目,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青年项目和教师项目,服务国家社会发展战略。

    同时,学校教师也一直运用所长不断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20237月,文伯书院杜素娟教授跳出舒适圈,成为一席的第993位讲者,以文学予人温暖,鼓励更多年轻人走进人生旷野。近日,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教授对谈知名导演胡玫,打开我校青年学子思考维度。自幼爱好京剧、专工程派大家的法律学院邱唐,将戏曲与法律历史教学融合,于戏曲中精进沉淀,做好创新课堂。


    持续保驾护航 守护教师美好成长

     

    五年来,学校持续为教师员工保驾护航,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近日,刑事法学院吴思远等四位教师在第六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学校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自2023年教务处推出“优师培育和名师养成计划”以来,“以赛促教”初见成效。迄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29项,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13项,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获奖2项。青年教师在校园里成长,上海市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助教制度和青年教师资助制度等提供制度保驾护航。


    ▲我校四位教师在第六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

     

    学校搭建更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平台,越来越多的中青年老师出国(境)访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五年来,学校共派出491个团组赴海外交流培训、访问访学、参加国际会议等939人次,入选上海市教委等各类国外访学项目21人次。

    20235月,何萍、张礼洪、彭溆、马乐代表我校赴波兰雅盖隆大学开设全英文中国法课程,涉及涉外知识产权法、民法、反洗钱、国际贸易法等领域。8位教师赴波兰讲授“中国法”联合课程,讲好“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法治故事”,实现学术交流的双向奔赴。


    ▲马乐和雅盖隆大学学生合影

     

    以教师为第一,“教师心理工作室”“教师共享办公空间”“教师之家”“教工书屋”“书墙计划”等相继完成,教师阅览、办公等共享空间进一步拓展升级,博士后居住空间进一步优化。学校党委积极回应,不断提升环境育人实效,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人才安居、入园入学、家属安置等工作根据政策持续推进,人才服务保障触角不断延伸。


    ▲教师之家

     

    ▲教工书屋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未来,我校的教职员工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守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 源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 高云微

    编 辑 罗林哈    责 编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