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扎根中国 追求卓越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发稿时间:2024-06-04浏览次数:271

    编者按

    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华东政法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置身新时代国家社会稳步发展的历史方位,当前学校正处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时刻。“先谋后事者逸”,党代会的召开将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法大学的目标指向出发,遵循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做出有立场的教育,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回望五年来时路,“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熠熠生辉、璀璨夺目,“最美大学校园”呈现出“最上海”城市文脉。五年来,学校党委勇于担当,主动谋事、全力做事、团结成事,带领全体师生员工抢抓机遇、守正创新、攻坚克难、拼搏有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拼出了优异成绩,擘画出学校事业发展新图景。

    展望五年未来路,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我们理应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勇担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使命,扎根中国大地,锐意改革,准确把握大势、直面问题挑战、激发内生动力,在薪火相传中砥砺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今起官网特推出“实干笃行五年奋进路”党代会系列报道,以志不忘初心、未来可期。



    我校松江、长宁、普陀三个校区,约1131亩占地面积,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7961人。这所校园是大家梦想启航的地方。 

    杨同学表示:“在华政园从早到晚,朝霞到落日,我知道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为梦想不断努力。”


     

    扎根中国,打造思政工作新格局

    “大一时,我在花勇老师的课堂上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对马哲理论的兴趣也在心中开始萌芽。”经济法学院毕业生杨薇曾是火箭军的一名通信兵,她还是学校青马班的班委学员、是在河南遭受特大暴雨灾害时千里驰援的优秀志愿者,也是在2021年学校专业版原创话剧《雷经天》中陕北公学学生的扮演者。

     

    ▲杨薇在河南担任志愿者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五年来,学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成功入选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坚持将马院、马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学院、学科、课程予以重点支持建设,入选上海市示范马院和上海高校特色马院。学校入选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全国首编《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思政教师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特等奖。5名教师获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提名奖。入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市级示范校。

     

    ▲郭为禄主讲《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踏实的每一小步终会汇成汪洋,使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零时差”“冒热气”地浓浓融入华政园课堂。学校是首批“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区(高校),在全国率先试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打造“1+1+N”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体系,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叶青主讲“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开放选课后便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成为一课难求秒抢课程。毕业于法律学院的刘云天在入学时聆听了由校党委书记郭为禄主讲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坚定了要成为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决心。

    《法治中国》品牌课程由郭为禄书记、叶青校长担任课程顾问和主讲,众多优秀法学家、实务工作者,联袂讲授法治中国建设中最新、最前沿的理论动态和改革实践。经济法学院毕业生任子贤,在大三时也曾聆听过叶青校长主讲的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经由校长的讲述,变得趣味横生了起来。

     

    ▲“强国青年说第二季:青春之问”系列短视频

     

    让思政课不止于“授知识”,让思政课堂不限于“讲课本”。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上海社科中心、“学习强国”上海平台,邀请了多位来自不同领域专家和青年代表录制“强国青年说”系列短视频,以对谈形式回应“青春之问”,解答学生的成长困惑。节目在“学习强国”平台连载播放,一经上线便广受欢迎,短时间内视频点击播放量超20万。成为过去一年“学习强国”百灵各频道最受用户关注、最具社会影响力的100部优秀作品之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带领学生社会实践

     

    “我希望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可以多更新一些、多精进一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宴群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对标从上好‘一堂课’向上好‘一门课’”的发展目标,学校提升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培养选拔了一批优秀思政课教师,在国家级与市级赛事活动中斩获优异成绩。

    赵庆寺、何益忠、陈代波、严宇鸣、花勇被先后授予“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称号,其中何益忠、赵庆寺获评上海市思政课教学名师;赵庆寺入选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严宇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概论课特等奖、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被授予“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

     

    ▲“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研修班”读书会

     

    以本为本,打造本科人才培养高地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需求,成立涉外法治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涉外法治人才,在兴趣、使命感与梦想的驱动下,我选择了涉外法治学院,期望为中国涉外法治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涉外法治学院本科生任兴娅说道。

    涉外法治学院本科生班会

     

    近年来,学校增设涉外法治等12个法学专业新方向,网络与新媒体等3个新专业,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建有8个国家级和7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上海高校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实施夏季学期教育教学改革,建设荣誉学士学位课程,开展涉外法治领域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在市属高校率先开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打造一批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师资、核心实践项目,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称号课程18门、国家级教学竞赛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

    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我校教师持续精进教学水平,硕果累累。连续多年被学生匿名投票评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的王迁教授说,我从未上过一节没有经过精心准备的课,感动了许多师生。去年,由王迁教授领衔的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借助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学校发挥优势、担当作为。202210月,我校经济法学院与相隔四千多公里的新疆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学生共上了一堂同步直播的经济法学课程。这是两校共建虚拟教研室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活动。

    经济法学院与新疆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学生共上一堂经济法学课程

     

    追求卓越,谋划研究生教育蓝图

    绩点3.93,平均分92,在核心刊物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与导师合著1部专著和1部教材,连续2年获评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已经成为华政教师、曾经的法律史博士研究生万立老师说,我所取得的成绩一定离不开我的导师屈文生教授。屈老师一直是他的第一位读者,会通过与他沟通交流,帮助他打磨文章。

    井世洁教授与商佳一、冯家韵、李书宁、张诗睿学生团队

    师生融乐是一流大学的魅力所在。由井世洁教授指导,商佳一、冯家韵、李书宁、张诗睿团队案例在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井世洁教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4位队员均师从井世洁教授,属于同一师门。身为带队教师,井世洁从选题、设计与撰写等多个环节进行耐心指导,在决赛准备阶段,亲自参与汇报撰写,并为学生组织多场模拟答辩会。我们分工明确,有问题导师会与我们一起商量,共同解决。张诗睿说道。

    围绕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人才培养核心问题,学校贯彻落实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法律硕士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级,新闻传播学等5个学位点通过教育部核验。启动涉外法治、党内法规等国家急需战略型高端人才培养,持续开展法律硕士(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

    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96名增加到160名,增幅达66.7%。推进博士生科研与学术创新评价审核,优化硕士生科研实践评价机制,在国务院学位办博士学位论文抽检连续两年合格。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入选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3项。

    我校模拟法庭代表队

     

    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挑战中成长。2023年,我校模拟法庭代表队四战全胜,斩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成为参赛高校中唯一一支取得三连冠的队伍。这是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里程碑式的成就,更是华政模法团队优秀培养力、华政学子优秀实践力的体现。

    同年,第20CASCManfred Lachs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中,由蒋圣力副教授带队,张懿珺等学生组成参赛队伍,荣获团体二等奖。我校国际航空法模拟法庭赛队获第十四届莱顿-塞林国际航空法模拟法庭竞赛(IALMC)反方口头答辩全球第二名、正方书状全球第三名、反方总分全球第三名和正方总分全球第五名。指导老师郑派表示,这对于华政赛队的成长、队员能力的提升、国际法教学研究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都是好消息。

    蒋圣力与张子璇等参赛学生

    我校国际航空法模拟法庭赛队

     

    精准服务,护航就业稳步发展

    爸妈虽然舍不得我离家千里到新疆去,但全家人都理解和支持我做的这个决定。社会发展学院毕业生陈杰灵响应国家号召,参加新疆喀什基层公务员招录,去年成功通过选拔。无论是祖国任何地方,都可以是青年拼搏奋进的战场。只要我们的心向着祖国,我们的青春和汗水都会变得更有意义。

    陈杰灵赴新疆喀什工作


           学校始终把学生就业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全员参与、全面推动就业育人工作,深入开展访企拓岗行动,拓宽全链条就业岗位市场,开展精准就业指导,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高位稳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就业岗位专业匹配度近90%,用人单位满意度超98%。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集体,西藏就业毕业生周润东获教育部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


    ▲周润东获教育部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

     

    放弃留学,选择实习转正进入律所的经济法学院毕业生朱熠泠;国考、省考均笔试第一,顺利公考上岸检察院的刑事法学院毕业生吴诗昕;成功入职世界500强企业的商学院毕业生黄诗文;入职TOP财经媒体,成为“不易碎”新闻人的传播学院毕业生费心懿......20万华政学子奔赴五湖四海,在政法、经济、教育和社会各个领域施展才干,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家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五育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我为什么要在剧组坚守三年呢?难不成我一个政法大学的学生,梦想着成为专业演员吗?国际法学院本科生郭运传曾经不断叩问自己的内心。后来他明白了,这台戏是一堂极其宝贵的信仰教育课,它引领着懵懂地参演和观剧的学生们,走进法学的殿堂。原来我在剧组坚守三年的原因之一,便是根植了对法的信仰。


    由华政学生出演的青春版《立场》,3年来在深圳中国校园戏剧节、上海、北京等地公演了9

     

    五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主题活动。打造五育融合浸润式课程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打造融合培育模式,创新中国特色法治人才培养体系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91名小叶子参与进博会服务保障工作,500余名小水滴参与苏河文化解说和滨水空间治理志愿服务。建有学生社团122个,国际级荣誉28项、国家级235项、省部级542项。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和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等一批优秀典型。

    华政学生参与进博会服务保障工作

    从希望工程的受助者到带给他人希望的助人者,刑事法学院本科生张姿琦作为我校大学生社会法律援助中心的一份子,负责策划了近50场活动,从中帮助过的人已数不胜数。青春的力量在于奉献,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推动着我不断前行。法律学院郭筱玥退伍后,与几个退伍学生成立卫国戍边宣讲团,将真实生动的军旅故事融入到团支部开展的征兵宣讲中,并参与阵地星选创新创业项目,打造退役军人助力国货振兴乡村直播间。她说: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多做一些事,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

     

    张姿琦在丽水市巨溪小学普法宣讲

     

    守正创新,坚定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未来五年,学校将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第一、以学生为根本教育理念进一步落实落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协同,本研衔接培养取得实质性进展,培养更多拔尖创新和紧缺急需人才,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

    我们希望在大陆法核心知识素养、普通法适用的基础技能、运用第一和第二外语的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几个重点培育方面,投入最好的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资源,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涉外法治学院常务副院长冷静提到。

    ▲涉外法治学院承办2023年上海“涉外法治的中国故事”研究生暑期学校

    学校将开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篇章,对接国家涉外法治战略需求,立足上海发展战略定位和学校实际,把推进“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作为学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一号工程”。“我感受到涉外法治学院老师组成的是一支干劲儿特别足的队伍,大家对于培育涉外法治人才的心很齐、对于培育好未来涉外法治人才很迫切。”涉外法治学院讲师王一斐表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助推加快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未来,学校将继续发展硬核学科、涵养基石学科、厚植优势学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纪检监察学、国家安全学等学科建设,围绕生命与健康、智能与制造、能源与物质等发展重点,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法学、卫生健康法学、环境法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学科间、学科内交叉融合,夯实学科高地,构筑更多学科高原高峰。

     

    ▲首届中国法治战略高端论坛暨“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座谈会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学术研讨会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勇担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奋进时代征程。
    我校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法大学的目标砥砺前行!

     

    来 源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编 | 孟 娜     制 图 | 曹 婧 

    编 辑 罗林哈    责 编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