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我校司法鉴定专业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在长宁校区召开,刑事法学院党委书记、我校司法鉴定学科带头人王永全教授主持。
我校副校长洪冬英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我校司法鉴定学科专业的办学历史较为悠久,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多门司法鉴定专业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荣誉。校司法鉴定中心作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长期以来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教学实践支持。学校、教务处对司法鉴定学本科专业寄予厚望,希望司法鉴定学本科专业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培养出优秀的“法技”交叉融合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刑事法学院院长孙万怀教授代表学院向司法部原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教授、我校功勋教授杜志淳、原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现为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所长沈敏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郭华教授等司法鉴定领域权威专家颁发聘书。
杜志淳介绍了我校司法鉴定学科的基本情况。我校自2004年起即在诉讼法学硕士点下设置司法鉴定研究方向,招收并培养司法鉴定专门人才。自2008年起,司法鉴定学科作为法学一级学科下的自主二级学科独立招生以来,是全国范围内最早设置司法鉴定硕士、博士学位点,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司法鉴定博士学位点。近期,我校司法鉴定学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并获准招生。目前,我校司法鉴定学已在全国率先建成贯通本、硕、博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司法鉴定学专业属于法学的特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法学+技术”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本科生可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未来可胜任法官、检察官、司法鉴定管理干部、司法鉴定人等岗位。相较其他法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而言,司法鉴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优势在于拥有司法鉴定证据思维和技术特征,在其未来职业生涯中将拥有独特的职业优势。
研讨环节中,与会专家、学者对我校司法鉴定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学科发展等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并针对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
霍宪丹指出,司法鉴定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学科教育、职业素养、法律职业资格以及岗位培训的多维融合。培养的专业人才,需具备合格的法学素养和基础的科学素养,掌握司法鉴定基本知识。华政法学、司法鉴定学在全国范围内均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希望司法鉴定学科能将相关优势充分叠加,同时融合上海、全国的优秀资源,引领全国司法鉴定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并发挥标杆示范作用。
沈敏认为,司法鉴定是一门应用研究性的学科专业,需要有相应科学技术和实验实训作为基础和保障。司法鉴定行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范围极广,在本科阶段的司法鉴定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广度和涉猎的维度。通过司法鉴定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培养学生拥有司法鉴定专业应有的科学思维模式。
郭华指出,司法鉴定学是法学的特色专业,在建设推进时应首先立足于法学。相较于作为工学专业的刑事科学技术,司法鉴定学专业又有着自身的法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相融合的特色优势。华政在司法鉴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成熟且完善的办学体系。通过建立自主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进一步夯实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基础,理应成为全国司法鉴定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标杆和重镇高地。
校外兼职教授代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研究室马栋主任法医师表示,当前诉讼案件中,已越来越倚重科学证据的应用。大量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都需要借助于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来予以检验、鉴别和判断。这对于法官、检察官等办案人员的自身专业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培养司法鉴定学本科专业人才,可以进一步优化未来法官、检察官的人才梯队及其知识结构,有效提升法官、检察官的案件办理能力。
会后,与会专家一同前往我校松江校区实地走访和调研了我校司法鉴定学科教学实验室。专家一致指出司法鉴定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实训的协同和支撑,在司法鉴定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同步注重实验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实验设备应及时更新,保持与学科发展前沿同步;人才建设方面应注重教学团队、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并发挥实验教学在司法鉴定专业办学中的特色优势。
刑事法学院副院长倪铁教授,教务处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谢婷,刑事法学院司法鉴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
来 源 | 刑事法学院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