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2024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长沙开幕。会上,我校研究生院院长屈文生教授荣获“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称号。
中国翻译协会是我国翻译领域唯一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由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奖项设立于2023年,于2024年首次评选,旨在表彰胸怀祖国、融通中外、翻译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的青年翻译工作者,以激励更多翻译工作者投身翻译和国际传播事业,推动我国新时期翻译事业发展,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屈文生教授深耕翻译教学多年,主要从事法律翻译、国际法史、中外交流史等方向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文本翻译、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的首席专家。由其主持的重要结项成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立法文本选译汇编》获得“优秀”结项等级,对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他尤其注重法学、历史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在国际法史、不平等条约翻译史、立法文本翻译和涉外法治研究等领域取得富有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在守正中创新,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著有《不平等与不对等:晚清中外旧约章翻译史研究》《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等专著与译著,其中《不平等与不对等:晚清中外旧约章翻译史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法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等权威与核心期刊发表《从治外法权到域外规治――以管辖理论为视角》《英美在近代中国行使治外法权主体之型化与形替》《作为上诉机构的总理衙门与美国驻京公使――以“熙尔控杨泰记”上诉案为中心》等 100 余篇有跨学科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其中有20篇论文、译文等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二次文献全文转载。
本次获奖既是行业对屈文生长年从事翻译学科研究和匠心耕耘翻译实践领域的高度认可,也是我校外语学科发展水平和法律翻译领域优势的再次体现。
华政外院将继续坚定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涉外法治大局,推进“英语+法律”特色学科建设,加强法律英语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语言与国际法、国别法的涉外法治紧缺人才,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来 源|外语学院
编 辑|罗林哈 责 编|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