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联盟工作,提高联盟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水平,近日,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联盟工作推进会在我校长宁校区召开。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杨颉等联盟指导单位领导,我校副校长、涉外法治学院院长韩强,以及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和我校在内的联盟高校代表出席推进会。会议由我校教务处处长洪冬英主持。
杨颉在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到,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至关重要。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内外风险,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部署中要注重涉外法治理论研究与智库建设,积极开展涉外法治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理实结合、专业素养过关、业务能力过硬的高校教师人才队伍;制定和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在国内外均具有竞争力的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各联盟高校更要立足区位优势,形成合力,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国际对话,借助联盟这一平台切实做好协同培养工作。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杜仪方、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助理王杰、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惠岭、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帅、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黄泽敏、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伟臣、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乔宝杰、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唐永忠、上海政法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曾智平、我校常务副院长冷静分别代表联盟各高校就2023年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成果和2024年度工作计划作交流发言。
韩强总结表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改革创新,需要先立后破,实现突破性改革创新,做出根本性变革,以涉外法治作为国家政策增量支持的重要突破口,培养符合国家政策需要的涉外法治人才。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联盟要充分发挥其在改革创新中的作用,推进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实现联盟内的资源共享,推动校与校、校与实务机构之间的合作。此外,还需引入语言、科技等新的发展要素,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的创新协调发展。
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联盟成立于2023年4月,由沪上十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基础实力和特色优势的高校组成。联盟秘书处设在我校。联盟旨在进一步整合上海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资源,推动成员高校发挥自身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第一阵地的重要功能,着力构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全国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示范区。
来源|涉外法治学院
编辑|罗林哈 责编|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