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携手同行,感恩有您”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答谢会在长宁校区基石厅举行。校党委书记郭为禄,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校党委副书记应培礼、唐波,副校长罗培新、周立志、韩强,捐赠代表,合作单位代表,社会各界嘉宾代表及师生代表出席活动。捐赠人代表丁佳杰、学生代表于泓汝受邀主持答谢会。
郭为禄回顾分享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喜悦,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正迈入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在构建“法科一流、多科融合”新格局,法学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推进新型交叉学科发展建设。他强调,基金会作为学校凝聚各方力量、助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一直是学校与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联络感情、交流合作的纽带。特别是抗击疫情等重要时刻,对校友们和全体华政人体现出的共担风雨、守望相助的精神表示十分感动。新的一年,将倍加珍惜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厚爱,深入实施高远使命引领下的大学发展战略,全校上下必将以本次答谢会为契机,铭记恩泽、外化行动、创新辉煌,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力量。
应培礼、唐波致感谢辞,向每一位捐赠人、校友表达了感谢。他们分享了近年来的办学情况、工作成绩和未来规划,表示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特别是长宁校区全面对外开放,松江校区推进拓展工程建设,立德树人的目标充分实现,社会影响力获得显著提升,这不仅仅依靠全体师生的努力,还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取得的众多成果离不开校友们的大力支持,希望与校友们一同分享这份属于华政人的骄傲。学校将本着回馈捐赠人、回馈校友对母校的每一份关爱的初心,加深校友与母校命运共同体的和睦共存,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大力弘扬慈善精神,助力母校建设一流政法大学。
韩强作基金会工作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近三年发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在社会各界、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及全校各部门的助力下募集资金呈现跨越式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和可喜成绩。基金会通过创新筹资渠道、合理运用配比政策、规范内控制度、创新服务机制等巧思,探索多元化筹资方式,引导社会捐赠财政配比资金再创新高,助力学校各项事业新发展。据悉,近三年来,基金会筹资金额平均每年以23.73%的速度增加,到账收入平均每年以52.33%的速度增加。目前基金会净资产由成立之初的200万元增长到8000万元,约是成立之初的40倍。这数十倍的增长,是十余年间基金会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最好见证,也是华政精神的真实写照。未来,基金会将砥砺前行,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
颁奖仪式中,郭为禄为捐赠人洪亮颁发“2022年度华东政法大学教育杰出贡献奖”。捐赠人洪亮发表获奖感言,感谢母校的谆谆教诲、倾囊相授和长期以来在培养教育人才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他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和办企心得,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人生感悟,希望通过每一次捐赠带动更多校友支持母校发展,表示将不断努力为学校作出新贡献。
郭为禄、叶青、应培礼分别为十四位捐赠人颁发“华东政法大学教育贡献奖”。
在现场各位嘉宾的见证下,应培礼、唐波为上海天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代表董事长陈海滨)、董樑、侯国斌、刘涛、刘文、苏剑飞、吴海、张文钧、浙江鼎点贸易有限公司(代表潘鑫)分别颁发捐赠纪念牌。
2022年度“思瑛奖教金”获得者马乐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发言,回望自己数十年的教育教学之路,他感慨良多,随着时间的前进,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活力。“无贷计划·励学金”受赠学生代表潘晓鲜用质朴的语言,向捐款企业、爱心人士和辛勤付出的领导老师们致以最深沉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表示在未来将常怀感恩之心,常思责任之重,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作表率、争取佳绩。
传播学院曹毓麟同学表演舞蹈《水龙吟》
刑事法学院宫佳婧、国际法学院王佳妮同学演唱《不为谁而作的歌》
传播学院阿苏汗同学表演马头琴独奏《黑木日》
国际交流处李勇老师演唱《再一次出发》
此次答谢会,是对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近三年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广大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捐赠行为表达感谢之情。
来源|社会协同合作处
编辑|申建华 责编|曹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