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启动青年教师教学培育“常优”工程,旨在挖掘培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以团队形式开展教学强化活动,助力教师参与教学竞赛,更好实现“以赛促教”,整体提升教师日常授课水平,优化思政课程教学质量,8名青年教师入选培训班。
1月3日下午,学院副院长严宇鸣副教授在明珠楼“习研室”以“思政课日常教学与教学竞赛(展示)”为主题作“常优”工程首讲,培训班学员全员参加。
严宇鸣鼓励教师思考如何实现自身职业身份转变,从相对单一专业(专题)研究者转为思政课程教师,实现从上好“一堂课”向上好“一门课”的发展。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就一些有争议问题的回应,青年教师要特别注意贯彻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思政课教学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他表示,青年教师在讲课和备课过程中应熟悉教材并实现对于教材表述的课堂教学话语转换,学会遵循教材内容框架确立自己的讲课“主线”。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注意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的结合,通过参加教学竞赛(展示)类活动打磨自己的课程设计,以教学过程中的思考激发自己对于科研主题的探索,并以科研成果充实日常教学,实现科研、教学成果的相互转换。
青年教师教学培育“常优”工程作为学院“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整合学院教学团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增加在市及全国层面教学竞赛(展示)的竞争力,贯彻落实教育部、上海市教委“以赛促教”这一核心工作宗旨。后期,学院将鼓励参与教师逐一提交教学主题,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研讨,在学院和全校层面形成“人人乐教、人人研教、人人善教”的良好教学氛围。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文|夏梦颖 熊育媛 夏祖依
编辑|罗林哈 责编|曹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