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苏州河畔到佘山脚下”——松江校区建设20周年图片展展出。
展览选取了我校松江校区20年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的“瞬间”,全面回顾松江校区初建、发展、拓展、创新等历史过程,生动展现了学校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此传承老一辈华政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帐篷精神,弘扬“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第一、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理念。
自2003年松江校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至今,松江校区的发展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实现了从千人到万人,从单科到多科,从学院到大学,从“长宁百年校区”到“松江最美校园” 的跨越式发展。
2003年,建设松江新校区
佘山脚下,广富林畔又见红墙绿瓦
苏州河畔钟声悠扬,明珠之光璀璨闪耀
松江校区20年的建设发展历程,不仅是华政人传承永续的热血记忆和引以为豪的精神坐标,更是我校面向未来历久弥新接续奋斗的动力源泉。
从苏州河畔到佘山脚下,松江校区建设发展的20年,是强化和拓展“法科一流、多科融合”发展格局的20年,是凝心聚力、以全新的面貌拥抱新的时代征程的20年。
从苏州河畔到佘山脚下,松江校区建设发展的20年,让华政人的“帐篷精神”有了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
20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每一位建设者与开拓者的辛勤奉献,令砖瓦成大楼;20年春风化雨、茂树成荫,是每一位师生校友、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的坚守支持,共同托举起了今日的华政园。
该图片展展出后,反响热烈。许多老师、学生、校内工作人员在这里驻足,静静品阅松江校区20年来的峥嵘历程。
来自国际法学院的葛同学,观展后发出了心中的感慨:“松江校区的历史看得我心中很是震撼,有一种很难说出来的感情。原来松江校区美丽的背后,有这么多的故事!” 松江校区之于华政,早已是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更是情感共同体。
社会发展学院李老师说:“松江校区已经有20年了,从这里走出了很多人,还继续不断的在沉淀、在孕育,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骄傲的过程。”
经济法学院王老师在观展期间时时举起手机拍摄,他讲道:“通过这次展览我看到了学校对同学们的人文关怀,以及松江校区的历史底蕴,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政府管理学院的高同学说道:“我想对松江校区说,祝学校越来越好,越来越美,越来越强!”
展览中的照片使瞬间成为永恒,无数个瞬间交织,生动的20年翩跃眼前。从苏州河畔到佘山脚下,我校文脉不断延展,华政精神不断传承。
20年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育理想和育人使命初心不改,学校始终贯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志向、“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抱负、“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基因、“人民至上、温暖正义”的理想。我校将继承和弘扬优良办学传统,扎根广富林畔,融入松江新城,服务G60科创走廊,贡献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法大学的愿景,融入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
来源|宣传部、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