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主办,我校社会发展学院承办,《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社会》《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提供学术支持的上海市社会学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长宁校区举行。
本次年会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社会治理效能与基础”,旨在从社会结构变迁角度,就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方式和结构性支持条件等问题进行研讨,以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来自上海、北京、浙江、山东、新疆等地部分高校、科研机构、智库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共140余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李峰教授主持。
我校副校长罗培新教授在大会致辞中,提出举办上海市社会学年会符合社会学“人是要相见、相识、相交,这个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并通过“预制菜是否能够进校园”等案例,强调法律的底层逻辑是社会学,法律不仅与社会学紧密结合还亟需社会学来填补情感空白。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会长文军教授表示,本次年会是疫情后第一次在线下举办,中国社会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是上海,因此在我校举办本次年会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为202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奖。
主旨报告环节由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唐有财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骏研究员,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黄荣贵教授,李峰分别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心态治理》《人民城市:以公共空间为线索的考察》《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文化、网络与世代视野中的社会心态》《生活契合性:乡村治理效能的生成逻辑》为题,先后作主旨发言。
会议还设置了六个平行分论坛,来自我校、《社会科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学术月刊》、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社会》、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关照现实,立意深远,以专业之智,解答社会之难,夯实“中国之治”,切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发展。
来源|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