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系列课程”在我校开讲。第一讲课程围绕“守正创新能动履职,推进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展开,由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陈赛主讲。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肖玮,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教育培训部师资教材管理处处长张艳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干部教育培训处副处长张心恬和我校教务处处长洪冬英参加,王戬教授主持。
肖玮对我校原创大型话剧《立场》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表示祝贺,对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红色法治文化和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等工作给予肯定。她强调,开展“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是最高检携手高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指示精神,以及《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要求的实际行动,是检校共同落实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法学教育和法学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
肖玮表示,检察机关工作中积累了大量鲜活案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律实务规则、证据审查要理和司法审查判断,是开展法学教育和实践的重要资源,希望通过开展“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帮助教师和学生“用好、用活”这一资源,帮助学生“从法律书本走向法治实践”,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检察机关将逐步建立健全检校人才合作培养制度,常态化接收法学专业学生常驻实习制度,派驻法学专业学生担任检察官助理,为学生了解熟悉检察机关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检察官和教师、学生共同做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信仰者,模范传播者。
叶青指出,开展“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是最高人民检察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精神,探索与法学院校共同培养法治人才的创新举措,也是我校探索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
他对参与课程学习的同学提出三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进一步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将自身的专业学习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相结合,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法治事业的发展相结合,牢固树立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而学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开阔学习视野、掌握前沿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法学思维,争取做一名专业素质过硬、学习能力突出的法律人。拓展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了解到检察官在具体案件处理过程中的思维、视角和方法,实现自身法学实践能力和思维方法的提升。
肖玮向学校赠送《检察学》等书籍。
主讲人陈赛围绕“守正创新能动履职,推进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主题,介绍了检察机关的刑事诉讼职能,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阐释了合格检察官应具备的五项素能。
王戬点评指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系列课程”很好地弥补了在校生法律理论学习与法律前沿热点实践的脱节,为在校生的学习和发展指明方向。
洪冬英总结发言,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检察实践,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学校将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沟通与合作,引进更多检察实务课程,打造华政特色的“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系列课程。
课程开始前,副校长韩强陪同最高检政治部领导参观我校长宁校区,韩强向肖玮详细介绍了长宁校区的建设规划,并就进一步加强检校合作进行深度交流。
来源|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