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国际法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及国际法系建系38周年暨第六届“国际法日”系列活动在校举行

    发稿时间:2023-11-29浏览次数:102

    1119日,国际法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及国际法系建系38周年暨第六届“国际法日”系列活动在长宁校区举行,近350名校友返校参加活动。 





    “传承创新、筑梦未来再出发”主题大会和国际法校友会2023年工作大会在交谊楼基石厅举行,国际法学院院长杜涛教授主持。

    校长叶青教授指出,国际法学科是我校法学学科的制高点,是华东地区第一个博士点,培养了一大批杰出校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希望学院站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结合学科特色和目标定位,弘扬“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第一、以学生为根本”的办学传统,明确“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创新办学”的发展理念,强化“教学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模式,团结奋进,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国际知名、国内领先,法科一流、多科融合、特色鲜明、创新发展,推动法治文明进步的一流政法大学。







    副校长韩强教授表示,一所学校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是由这所学校的全体师生和校友共同创造的,母校与校友始终是休戚相关的发展共同体,期待广大校友与学校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作出国际法人新贡献。



    国际法学院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一步都离不开秉承“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精神,传承发展“凝聚力工程”的一代代国际法人的不懈努力与接续奋斗。主题大会特意设计了“致敬”环节,学院11位青年教师向11位莅临大会现场的前学院领导、离退休老师敬献鲜花和感谢纪念函,希望传承好国际法精神,勇担国际法历史使命,使国际法精神成为全院师生凝心聚力勇毅前行,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不懈动能。

     



    我校功勋教授朱榄叶在发言中深情表示,从1982年大学毕业到华政工作,直至2017年退休,36年的时间里,亲历了国际法从教研室到系、到学院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国际法人以“凝聚力工程”建设为指引取得的辉煌成就。她希望学院承继光荣传统,集聚发展动能,续写新时代国际法学院发展新篇章。



    原副校长、讲席教授林燕萍在发言中指出,校友是母校最为宝贵的财富,广大国际法校友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挥斥方遒、砥砺奋进,取得了卓越成就和辉煌业绩,为母校赢得声誉,希望广大校友用行业一线经验反哺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继续讲好国际法故事。在学院前辈的接续耕耘下,学院取得了辉煌成就,如今接力棒交到年轻一代,肩负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应当在传承中不断探索创新,勇当“排头兵”。





    主题大会后,国际法学院副院长许凯副教授主持国际法校友会2023年工作大会。



    社会协同合作处处长虞浔表示,国际法学院广泛团结、凝集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到学校建设中,为学校、学院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物质支持,取得一系列瞩目成就,被评为校首届校友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希望校友一如既往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资源参与到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社会服务中,为国际法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会上,国际法学院涉外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双百工程”启动。 

    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曹都国教授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学院始终坚持“校友名校”战略,坚持“校荣我荣、我荣校荣”理念,传承发展国际法“凝聚力工程”,以“华政国际法人”文化引领校友工作,明确校友工作“全员化”“规范化”“信息化”具体内涵,努力构建校友和学院“共建共享共荣”发展共同体。自国际法校友会成立以来,广大校友与我们一起架“联心桥”、建 “聚心亭”、绘“同心圆”、强“向心力”、建 “好平台”,汇聚起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杜涛代表学院与上海建领城达事务所签署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并与周吉高主任一起为国际法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揭牌。




    上海建领城达事务所主任周吉高代表“双百工程”联合培养单位发言。他表示,我校国际法学院是一所“久富盛名、名家荟萃、学科领先、开放包容、家国情怀、桃李天下”的优秀法学院,“上海市十佳律师事务所”称号的建领城达是专注于建设工程专业法律服务和“公司化”“合伙制”双轮驱动的精品律师事务所,业务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100%的建设工程业务、100%的建设工程领域的客户、100%的建设工程专业律师。建领城达的发展离不开我校校友的支持,事务所律师中的我校校友占比56%,先后招聘国际法学院毕业生近十名。建领城达自2021年与国际法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院所追求卓越理念高度契合,双方在法学研究、人才培养、法律研讨等方面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开拓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构建育人平台,接续培养人才,聚焦国际工程,服务国际法治,以创新驱动共创美好未来。



    在国际法学院“双百工程”研究生校外导师聘任仪式上,杜涛、曹都国为何俣、金立宇、周吉高、李莉、秦韬、管建军、赵一诚、郑子威、朱立等校外导师颁发聘书。



    汉坤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金立宇代表受聘导师发言。他表示作为导师将为华政学子提供更多的校外专业资源,用专业领域的积累为母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作贡献。



    许凯宣读国际法学院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以及秘书长、副秘书长人选名单。 

    在全体与会嘉宾的热烈掌声中,虞浔代表校友总会为国际法学院校友会副会长沈伟、李莉、周波、韩春燕、朱立、周吉高、管荣、张磊和会长杜涛颁发证书。



    国际法学院杭州校友会、苏州校友会、香港校友会宣布成立。





    国际法校友会新任会长杜涛发言表示,希望广大校友继续为国际法学院改革进步给予支持,积极助力国际法学科研究,为优秀国际法治人才培养积蓄力量。



    此外,由我校和上海海事法院联合主办,国际法学院、上海市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上海仲裁协会运输与物流研究委员会共同承办的2023年上海国际航运法治论坛”在交谊楼基石厅举行,我校副校长罗培新,上海海事法院院长、上海市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会长汪彤,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兼仲裁院副院长、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波,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尹东年,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总经理、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宋春风到会并致辞。来自学术理论界、司法实务界、航运产业界的专家学者200余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论坛。






    “昨天、今天、明天:国际法人才培养座谈会”在交谊楼圆桌会议室举行,校友与老师欢聚一堂,共话国际法人才培养。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磊教授主持座谈会。



    上海建领城达律师事务所、中联律师事务所、金茂律师事务所、汇业律师事务所四家联合培养单位的校园招聘宣讲会在交谊楼第三会议室举行。国际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侯玉芹主持宣讲会。




    在苏河步道、小草坪、法剧场,校友们欢聚一堂,追忆往日时光,共话美好未来。





    来源|国际法学院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