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正青春,奋进向未来”,11月25日,传播学院举行建院20周年大会。校领导,学院老领导、老教师、党政班子、各届校友和广大师生欢聚松江校区集英楼新闻大讲堂,共同庆祝传播学院20岁生日,见证学院发展历程,展望学院美好未来。
大会通过视频现场连线正在外参加活动的校党委副书记唐波。她表示,今年是松江校区启用20周年,传播学院的设立发展是松江校区建设这一华政重要里程碑的亲历者、见证者、书写者,是我校“法学+”“+法学”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力量。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虞潇浩代表学校向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表示祝贺。“二十年薪火相传,传播学院已经成为在新闻传播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富有华政特色、优势明显的学院。”在现场致辞中,虞潇浩对传播学院建院20年来恪守“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精神,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智库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希望传播学院以建院20周年为发展契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人文品格,同心合力、接续奋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时代新人。
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指出,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1997年起我校开始在法学二年级中择优选出学生组成“法制新闻专门化班”,在法学教育之外进行系统的新闻教育。传播学院自建院以来便肩负起培养高素质法治传播人才的光荣使命。2003年,时任院长岳川夫教授、党总支书记陈重业教授、副院长沈济时教授等精心谋划、齐心协力创建学院、创办专业,为传播学院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年来,传播学院坚持办学特色,以“秉持中国立场、传播法治声音、勇担公共责任、迈向数字未来”为发展理念,集英聚贤、新老接续,在前辈绘就的蓝图上不断添砖加瓦、续写华章,为法治传播、文化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范玉吉表示,20岁的传播学院青春焕发、朝气蓬勃,站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将继续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再谱新篇。
“感念师恩,致敬吾师。”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上海中心新媒体部副主任丁孙莹代表校友致辞。作为学院第一批学生,她深情回忆了在范老师带领下跟小伙伴一道创办《新闻人》报纸的难忘时光。她说,二十年来,从学院走出去的毕业生带着新闻人的理想和传播学院的专业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学以致用、建功立业,印证在华政传播学院“青春值得”。
大会分为“栉风沐雨・砥砺行”“求真务实・薪火传”“开拓进取・正芳华”三个篇章,邀请学院老中青三组代表,以访谈形式聚焦学院初创建设、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全面展现传院人的精神面貌,感悟“家・人文,爱・传播”的温情,赓续精神,传承荣光。
老领导、老教师代表陈重业、岳川夫和学院首位专职辅导员钱嘉熙,分别围绕凝聚育人合力、初创专业建设、学生工作感受讲述了自己与传院的故事。建院初期,学院坚持“要办就要办好,要办就要办得有特色”,专注学科发展和学生成长,营造宽松愉悦的环境,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既鼓励教师思想自由,又强调守住教育底线。
传播学院彭桂兵教授、郭恩强教授、陈阳副教授就人才培养畅谈了工作中的心得与思考。
新进教师代表赖楚谣,本科生、研究生新生代表蒋译、姚泽懿分享感受,展望未来。
会上还举行了吴桥老师荣休仪式。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叶文奕作为学生代表致辞。范玉吉、院党委书记龚怡、院党委副书记孙晓芳和叶文奕为老领导和吴桥老师致献鲜花,表达对他们无私奉献的感恩与尊敬。
会前,播放了学院20周年校友送上的祝福视频。广大校友身处四面八方,心系传播学院大家庭。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甘肃政法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浙江法治报社、山西法治报社等兄弟院校和友好单位发来贺信,为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送上真挚祝福。
大会现场,传播学院大学生艺术中心带来精彩的文艺表演。
同时,传播学院还举行了“法治传播教育论坛”和“教师实务论坛”,与会嘉宾共话育人方式变革,共享育人经验智慧。
来源|传播学院 文字|芥末 张力丹 陈玉烨 杨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