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矛盾纠纷如何实现全域化解,形成全闭环路径?
今年来,上海市虹口区公安分局先后排摸各类矛盾纠纷达8216起,而其中5110起较小纠纷,由居委层级的“三所联动”(社区民警、居委干部、签约律师)第一时间便就地化解了,占比高达62.2%。从街道、居委到社区层面,这种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了3路“三驾马车”新格局。
这就是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之一,强调社会服务与管理,立足基层,就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问题。
▲上海市虹口区“虹馨·三所联动”
在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之际,历经200余天,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匿名交叉评审,经过案例征集、案例汇总、材料审核、通讯评审、专家会评等环节,11月22日,由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数据治理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发布会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举办,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高玉明主持开幕式。
江苏省吴江区震泽镇人民政府申报的“创新圆桌问计破解民生发展难题”等30个案例获评精品案例,上海市嘉定镇街道办事处申报的“数治入微:1+N打造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等70个案例获评优秀案例。
发布会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法治日报、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中央和上海主要媒体广泛关注报道。
副校长周立志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型经验。此次活动开展具有重大意义,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关注和研究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丰富素材,更有助于总结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做法,总结和提炼新时代“枫桥经验”。
“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的总结能够推动各地基层治理实践经验的学习交流。”中共诸暨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琤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宣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优秀案例,不断深入学习、领略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掀起全国各地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潮,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善治的独特作用。
“活动组织方共收到申报案例近400余份,覆盖了来自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我校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任勇教授表示,本次案例评选过程中呈现出案例覆盖领域广、申报单位充分结合当地和行业特点探索创新、多家单位集体组织申报、社会各界大大力支持等特点。他希望通过总结研究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诸多经验,为更好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治安支队副队长陈琦嵘,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曲春丞,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单永杰,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明聪围绕主题,结合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特点,分享实践运用中的亮点做法,探讨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实践问题。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金伯中教授作总结发言,为研究院未来发展作理论和实践指导。案例颁奖发布环节由政府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贾萍主持,交流总结环节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李馥华主持。
“枫桥经验”诞生于浙江诸暨,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智慧、东方经验。如何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就是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
党建引领 立足基层 预防在前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涉及乡村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更强调社会服务与管理。立足基层,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法力量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就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问题。
▲六安市叶集区“无事”找书记
在农村耕地流转经营后,面对农村地区出现的“老人无人陪、儿童无处去、妇女无事干、闲散人员无追求”以及党群干群关系松散游离等基层社会问题,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以党建引领,推动“无事”找书记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成立村级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劳务公司,用好“互联网+就业”,助力1.2万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发挥群众特长,成立志愿服务队304支,开展志愿服务1.3万场次;将全区网格化管理,每月至少对全村居民进行一次遍访,收集群众诉求,建立清单台账,限时交办反馈。2022年,乡村两级党组织上门收办群众诉求4847件,群众满意率达98%。
▲吴江区震泽镇“圆桌问计”
“圆桌问计”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的创新之举。邀请群众喝茶座谈,问需于民,听取乡村开发建设思路,推动乡村变美丽景区。40余次“圆桌问计”、7次居民座谈会、多次征求专家团队意见,有效治理了古镇核心臭水河道,打造古镇“新江南客厅”。
在“政府引导、抱团发展、控制污染、技术升级、做大做强”总体思路下,召开彩钢板产业推进大会,将100多家“小散乱”彩钢板企业重组为赛马、平创、智尚、中晟盛4家企业,环保、技术、产能得到全面升级,目前该镇彩钢板产业全国市场占有率超50%。
▲浦北县生态安全警察
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18人,采取强制措施297人,带破刑事案件34起,查获30多万瓶假冒伪劣的“红星”二锅头、“牛栏山”二锅头等白酒产品,捣毁生产窝点、仓库、销售点100多间,查缴涉案资金600多万元,涉案金额超1.2亿元……这是生态安全警察2022年成功侦破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之一——“2.01”非法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广西浦北县委县政府将基层社会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成立全国唯一一支以“生态安全”命名,专门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警察队伍,强化党对生态安全执法领域的领导,成立中共浦北县生态安全综合执法委员会,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构建“三位一体”生态安全综合执法管理机制。
▲贵州荔波瑶山瑶族乡梦柳卫士联合公安民警深入村组为群众开展普法宣传
今年3月1日,接到12345热线电话转接,群众反映小七孔景区依云山居旁店铺施工噪音扰民,乡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施工地核实调解,提出合理的解决意见。基层社会快速响应机制在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南部深石山区的瑶山瑶族乡中快速响应。从“伙计干部”理念到“3+6+N”基层治理模式,瑶山瑶族乡发挥了党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导作用,连续10年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立足法治 网格治理 调解优先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最大创新发展之一,就是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纳入法治轨道。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立足法治,越来越多的法院、检察院人员力量向基层和办案一线倾斜,司法资源向乡镇、村、社区延伸,为基层单位提供专业支持。依法优先调解,调解不成的依法受理判决,让群众在法律框架下分清是非、在权利义务统一中判断对错。
▲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收到市场机构赠送的锦旗
截至今年7月,中证法律服务中心共受理纠纷19096件,调解成功13888件,纠纷争议金额97.8亿元,投资者获赔金额31.53亿元……中证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在全国设立了35个辖区调解工作站,形成以上海总部为中心、辐射全国的纠纷调解网络,为投资者提供“家门口”的调解服务,吸纳500余名法官、律师、大学教授、仲裁员等身份公益调解员,组建专业调解员队伍,构筑资本市场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多元化服务的大平台。
▲嵊州市“共享法庭”
浙江省嵊州市共设共享法庭317家,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多元解纷、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其中,镇、街共享法庭15家,村、社共享法庭274家,特设共享法庭28家。今年以来,已通过共享法庭指导调解6250件次,成功化解纠纷4598件。其中,房地产业行业协会共享法庭,诉前化解涉房地产纠纷1800余件;以劳动仲裁服务站“共享法庭”为依托,最大限度减少纠纷成讼,全市劳动争议类案同比下降71.61%。
▲张家湾镇打造议事“小场景”
北京市张家湾镇打造议事“小场景”,在镇级设立“法治议事厅”,各村设立“法治小驿站”,坚持“一村一特色”,完善议事流程,实现“平台提事-共治集事-议事厅会商-多元办事-百姓评事”的全流程管理。坚持“走动式”协商议事方式,深入到田间地头、施工现场、商店集市开展一对一法律服务,让法官、检察官、人民调解员、法律志愿服务团队走到群众身边。
▲六安叶集区党员调解工作室
安徽六安叶集区在各村设立“乡里乡亲” 党员调解工作室,通过“中间人” 晓之以理、“亲友团” 动之以情、司法人员释之以法,成功调处纠纷2100余件。
智慧赋能 数据联通 就地解决
去年6月2日,浙江省诸暨市枫桥派出所辖区一高风险精神障碍患者手持榔头在街头游荡,被人脸识别系统预警发现,即指令民警联动镇村干部、家属将其送至医院,及时消除隐患。五年来,枫桥派出所运用智慧安防网侦破刑事案件152起,抓获逃犯23名,预警处置风险隐患187起,处理矛盾纠纷、群众求助827起,智安小区、学校、医院实现零发案。这是基层警务智治新生态的一个缩影。
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从过去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到今天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覆盖面拓展到预防化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安全风险。
上海市虹口区不断完善“虹馨·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矛盾纠纷全域化解、全链闭环路径。今年来,区公安分局先后排摸各类矛盾纠纷8216起,对其中5110起较小纠纷,由居委层级的“三所联动”(社区民警、居委干部、签约律师)第一时间就地化解,占比62.2%。将其中3106起需合力化解的矛盾纠纷纳入街道层级“三所联动”机制,多方力量依法化解。在全区建成9处派出所纠纷调解室、198个居委法律服务室,230名社区民警、310名人民调解员、105名律师参与机制运作,形成以街道层面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为核心,居委层面社区民警、居委干部、法律顾问为主力,社区层面居委、业委、物业为支撑的社区矛盾纠纷化解“3个三驾马车”格局。
▲浏河镇社工站组织庭院协商会
聚焦征地拆迁、涉法涉诉、失独家庭问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等重点领域和突出治理难点,江苏省太仓市探索“网格+专业社会力量赋能”解纷工作法,专门成立社区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依托网格化联动指挥平台建立专业社会力量介入矛调服务的专属模块和闭环流程,近三年来,成功化解因拆迁安置、涉法涉诉、婚姻家庭、重点群体等引发的疑难复杂社会矛盾纠纷1300余起。
▲湖州市公安局创新打造“e企安·365”工作体系
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向企业延伸拓展,抓住“浙警智治·湖州芯大脑”平台建设契机,创新打造“e企安·365”工作体系。汇聚企业信息2万多条、人员信息60万条,接入警情信息、执法办案信息、矛盾纠纷信息累计700万条。将12345政府阳光热线、民意直通车、新媒体平台等10多个民意渠道整合汇集,累计收集诉求120万条,每条诉求从提出到办结最短用时缩减到25分钟。建立企业自治力指数场景,进行赋分预警,已上门走访预警企业3.6万家,发现整改消防、安全生产等问题8000个。涉企警情数、刑事案件数、治安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19%、27%、44%。
▲重庆九龙坡公安分局研发“数字枫桥”易联调小程序
重庆九龙坡公安分局研发了一款线上多元矛盾纠纷调解数字化平台——“数字枫桥”易联调小程序,通过建立数字化应用场景、制定规范化调解流程、搭载实用化模块功能。目前,该程序注册用户54000余名,成功化解处置各类法律纠纷1200 起,提供AI法律咨询3400起,制作各类法律文书、合同范本、语音智能笔录300余份。
▲重庆市九龙坡公安分局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政府管理学院 文|高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