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勇 (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近年来,思政课建设创新发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
在思政课教材体系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各学段教材,思政课教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整体性不断增强,教材内容问题导向性更强且更富时代感。
在思政课教学体系方面,确立思政课关键课程地位,将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汤,充分发掘各门课程德育内涵,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将思政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有机结合。
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断完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缺口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下一步,思政课教学应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着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政治合格、思想过硬、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让学生在历史比较中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让学生在中西比较中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
同时,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让学生在理论比较中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科学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贡献;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和战略安排,让学生在古今比较中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在发展模式比较中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之钥。
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信念塑造、价值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化广大青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认识,提高广大青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认同,坚定广大青年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意识,增强广大青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自觉。
(来源于《解放日报》,2023年3月28日,10 | 思想周刊/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