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国家发改委一行来我校开展“营商环境国家评估指标”调研

    发稿时间:2023-10-26浏览次数:1169

      1020日,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司长孟玮、副司长黄玮茹、营商环境优化处处长莫天明等一行六人赴我校开展“营商环境国家评估指标”课题调研。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陈国忠率领二十余家市级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参与研讨并主持。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院承办会议,我校副校长罗培新出席。


    孟玮在讲话中指出,在进行国评体系重构时,应当处理好几组关系:处理好“以我为主”与“国际可比”的关系,要坚持以我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强调对标国际。处理好国家事权与地方事权的关系,即使是国家事权指标,也要考察地方落实的情况,要切实回应企业关切。处理好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的关系,国评要以企业感受度作为唯一或者最为重要的标准,对于企业无感的指标要做减法,对于企业感受度很深的指标,即使世行不评,国评也要纳入。处理好国家综合评价与区域评价的关系,一国不同的区域,承担的功能不同。处理好数据来源的客观性与可获得性的关系,要尽可能地运用已有的数据,减少各部门的负担。



    黄玮茹表示,下一步工作应深化对数据可及性和价值取向的研究,涉及国家事权的事项可考察地方是否出台了便于执行的细化规则。此外,需要统一明确的方法论手册对指标设计背后的价值取向、数据来源进行解释,并适当增加有政策依据的行为评价指标。




    莫天明指出,在做国评指标设计时,要考虑中国特色,可以在大的指标下设若干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小指标,比如纠纷解决方式中的行政复议。




    国家发改委一行听取各部门与会人员发言。

    陈国忠表示座谈会旨在就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设计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就下一步研究方向,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继续深化研究。

     

     

    罗培新感谢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对课题组的信任,代表课题组作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的总体设想和课题进展汇报。他指出,在新形势下,构建一套全新的营商环境国评体系非常必要。课题组在国家发改委法规司的指导下,得到上海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国评指标设计初稿历经上海市相关部门与专家学者的多次研讨,立足中国国情,充分借鉴世行评估的三大维度,以效果评价为主,以行为评价为辅,通过公开可信的渠道来获取数据。

     

     

    上海市市场监管、规划资源、住建、生态环境、人社、商务、经信、财政、税务、知识产权、司法、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高级人民法院等各指标牵头部门与会人员依次就企业准入、获取经营场所等十余项指标设计进行详细汇报。指标初稿以世行体系为基础,设置“保留、删除、增加”三种选项,分别阐明增删测评点的理由。

     

       

    40余位来自实务部门的专家和高校学者参与研讨。


     

     来源|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