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专家学者聚焦“智能时代的传播法学和文化法学”

    发稿时间:2023-10-19浏览次数:33

    1014-15日,全国法学与新闻传播学跨学科前沿论坛暨第七届“东方传播法”学术论坛在松江举行。本次论坛由我校科研处和传播学院承办,以“智能时代的传播法学和文化法学”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立足智能化时代背景,围绕法学与新闻传播学之间共同的前沿问题展开讨论和对话,推进两个学科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深度融合和跨学科发展。




      

    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韩强作论坛开幕式发言。“面对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和层出不穷的传播问题,理解、借鉴、融合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已成为智能时代法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韩强表示,我校以“法科一流、多科融合”为办学定位,大力支持法学和其他学科开展交叉学科建设。自2021年启动全国法学跨学科系列论坛,已先后举办全国法学与史学、法学与社会学跨学科前沿论坛,通过打破学科边界,探索促进法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体系的有机融合。


      

    论坛主题契合“文化+法治”的大背景,是推动文化法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一次重要探讨。中宣部政策研究室(法规局)党内法规处副处长马俊科在开幕发言中指出,文化法学学科建起来、强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夯实文化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工作基础和人才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法调整的范围和领域会越来越广,跨学科的文化法学理论研究可以挖掘更多理论生长点和创新点,期盼专家学者参与到文化法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中。


      

    在传播科技推动下,传播方式、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魏永征指出,网络内容法治建设按照依法治网的基本点,保障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2022年至今,国家制定或修订的法律有四十多部,约有二十多部涉网,新制定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也有二十来件,当下网络内容法治建设进展呈现深度和深化走向。

    会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出版社及媒体等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智能时代的传播法学与文化法学、智能时代的版权文化治理、网络信息内容治理、数据和广告治理、法治传播理论与实践等主题议题,以主旨发言、专题报告、与谈、综合点评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本次会议既是全国法学与新闻传播学跨学科前沿论坛,也是“东方传播法”学术论坛的再发力、再提升、再突破。校科研处副处长彭桂兵表示,“东方传播法”论坛以传媒法治学科建设为主体,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学术研讨聚智慧、见真知、出成果,在理论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指出,近年来传播学院依托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优势资源,形成了以法学为引领,新闻传播学与法学交互赋能的特色学科发展格局,其中传播法治、法制新闻、文化法等研究领域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定影响力。本届论坛议题丰富、研讨深入,为深化法学跨学科知识结构提供多元思维视角,集聚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学术智慧,共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论坛由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法学会文化产业法治研究会、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等协办。

    党委宣传部、科研处、传播学院相关领导及与会师生出席论坛,校科研处处长、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院长陆宇峰主持开幕式。来自中国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大学、苏州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天津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会。

    来源|科研处 传播学院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