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外价值观教育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论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主持。
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为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生导师Michael J.Nakkula教授和吉林省青少年德育国际比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蒋菲教授颁发我校兼职教授聘书。
Michael J.Nakkula作“人生可能性发展的话语力量:如何将语言转化为行动”主题发言,系统阐述思想和行动的关系、优先考虑可能性语言以及如何进行可能性开发等问题,围绕如何进一步发展语言,提出“五步模型”。
蒋菲以“用好调查分析工具推动价值观教育研究方法创新”为题,为大家展示了世界各国公民价值观总体样态和区域性特征、核心热点及发展趋势,并通过中美课外活动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比较案例分享了自己对当代价值观教育的理解。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杨晓慧则围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国际比较与思考”,展示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现状特征,通过效果评价,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当代家庭、学习、社会协同联动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出可行性建议。
在交流研讨环节,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俊峰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总支副书记刘海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叶方兴副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代波教授以及研究生分别围绕主题与三位教授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论坛为高校价值观教育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改革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