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李希代表党中央致词。华东政法大学侨联喜获“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荣誉称号,我校侨联副主席、法律学院教授江利红作为上海市归侨侨眷正式代表参加大会。
我校归国华侨联合会2019年成立以来,学校党委十分注重加强对学校侨联工作的领导,全面筹划和部署侨联工作,推动学校侨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学校侨联2021年获“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获上海市“特色新侨驿站”;侨眷、学校功勋教授陈鹏生2020年获“上海市归侨(侨眷)杰出人物”,侨眷钱英教授2020年获“上海市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侨联主席刘丹华2022年被评为“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
我校侨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组织支撑,创新工作机制,做好借力文章,不断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
加强思想建设,引导会员主动投身大统战工作格局建设。通过报告会、学习会、座谈交流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强对侨界群众的政治引领;以党组织、校友会、行政及研究机构为支撑建立多线并举的侨务工作格局。
聚焦涉侨智库建设,融入国家战略和上海地方发展。上海市侨联与我校侨联共建“上海涉侨法律服务研究与交流中心”,学校与中国侨联权益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共建“中国侨益保护研究基地”,聚焦涉侨法律服务研究和交流、打造侨务政策高端智库、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
(图为中国侨联、市侨联领导到校调研侨务工作)
发挥专家专业特长,服务侨界侨务。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教授任中国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侨联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校侨联副主席江利红等多位侨联成员以法律顾问、承担课题、提供咨询、主讲法治课程、专家论证等方式服务地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和侨务侨界。
完善工作机制,激发组织内生动力。建立多线并举的侨务工作格局;建立点对点委员联系点、“三个一”等工作机制;建立关爱退休归侨侨眷“暖心工程”;积极对接“地方侨联+高校侨联”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市侨界法治宣传月活动和“松江区•大学城新侨联盟”工作和相关的活动。
将来,我校侨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学校侨联优势特色,为助力地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侨智侨力。
来源|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