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河东区域将统一规划设计、整体拆除、分期实施建设学生宿舍园区,这一工程的实施将整体提升河东区域学生生活服务、后勤保障功能,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工程实施期间,为了保障同学们良好稳定的学习环境,我校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启用华东政法大学东体育会路学生公寓,我们要感谢这666名搬迁同学为学校发展作出的担当和贡献,学校要对这些同学的需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响,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突出共享、分享,一定要让学生有获得感和家的感觉。” 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在东体育会路学生公寓搬迁工作现场如是说。
长宁校区河东改扩建工程施工在即,为保障施工期间学生学习生活,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卫工作党委的支持下,学校于9月正式启用东体育会路学生公寓。涉及搬迁的666名2022级部分法学和法律硕士研究生,即将在这里迎来新学期新生活。
8月31日,为更好推进东体育会路学生公寓搬迁工作,校党委书记郭为禄、校长叶青,副校长罗培新、周立志和相关职能部门、学院代表在东体育会路学生公寓搬迁工作现场办公,保障具体搬迁工作有序进行。
实地走访查看,保障“学吃住行”无忧
一行人实地走访已修整完毕的东体育会路学生公寓。公寓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东体育会路390号上外贤达学院内,介于大连西路与玉田路之间,距轨道交通三号线赤峰路站600米。
刚刚做完空气质量检测的宿舍窗明几净,甲醛等相关检测报告结果在公寓一楼大厅公开展示。宿舍内上床下桌,设有独立卫浴和阳台,安装全新空调,卫生间配有热水器。宿舍每层都配备付费使用的洗衣机和直饮水机,一楼为公共区域文印室、洗衣房等。
食堂位于学生公寓楼下,与上外贤达学院共用,现代化的装修风格干净明朗,配有基础套餐和小碗菜、麻辣烫等特色餐饮,可以通过支付宝或微信直接支付。
院内有医务室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公寓附近有小篮球场可以使用,方便锻炼。相关宿舍之前已安装门禁设施,学生需刷门禁卡才能进入宿舍;每栋楼大堂均安排两名安保人员24小时值守,非本楼人员不允许进入,保障学生住宿安全。
整个公寓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毗邻,周围5公里内有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鲁迅公园、虹口图书馆、虹口图书馆曲阳分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及五角场商圈,满足教学、食宿、生活要求。
始终与学生在一起,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
郭为禄深入了解搬迁工作各项目的进度、推进难点、存在不足,现场提出了很多细致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把东体育会路学生公寓搬迁工作作为下半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同时也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和难点工作,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要处理好学校和学院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的两层关系,以学生为本,多做加法,做好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保证搬迁工作高效、有序、平稳完成。
叶青表示,在公寓搬迁工作中要坚持两个始终,“始终和学生在一起,要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要第一时间召开学生座谈会回应学生需求;“华政始终是学生服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和学生之间要建立起深厚的信赖关系。
提前部署精心准备,各司其职密切联动
“东体育会路学生公寓距离长宁校区大概45分钟的公共交通时间、30分钟的校车距离,还是可以接受和比较方便的。”罗培新在实地考察调研后表示。
学校为保障本次宿舍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精心策划,提前部署。罗培新和周立志要求各单位各司其职、密切联动,保障学生的共性需求,在长宁校区增设共享空间和休息区,增强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
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科学详尽的搬迁方案和分工表,对搬迁同学一对一沟通,充分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对餐饮、公寓空调、宽带租用、水费、电费办理和退费等进行全方位保障;调整了排课、讲座等教学计划和安排;对图书借阅、图书馆资源共享、电子书和电子资源使用培训等定制方案。法律学院、经济法学院、刑事法学院、国际金融法律学院表示,将继续做好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多听取学生意见,积极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曹婧 图|丁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