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传播学院举办建院20周年主题研讨会 专家共议新闻传播特色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23-07-06浏览次数:71

    72日,“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特色教育的发展之路暨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新闻传播教育20周年研讨会”在长宁校区交谊楼二楼辉贤厅举行。



    本次研讨会是我校传播学院新闻传播教育20周年学术系列活动之一,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领域8位专家受邀出席并作主旨发言,围绕新闻传播教育观念、模式、实践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和思考研究进行了交流,共议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特色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新方向新路径。

    我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在会上作讲话。他指出,高校要敢于争先和创新,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作出真正的贡献。我校传播学院经过20年的发展,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教师队伍要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科技的进步,对新闻传播教育不断产生新的见解和思考,结合历史场景和技术发展,思考如何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致欢迎辞并主持研讨会上午场。传播学院副院长巢立明主持开幕式,新闻传播学学科带头人郭恩强主持研讨会下午场。

    范玉吉衷心感谢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专家一直以来对我校传播学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关心爱护。他表示,本次线下研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文科建设的相关指示精神,值此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希望以零距离的深度交流为契机,各位专家不吝赐教,为传播学院专业学科发展“把脉开方”,促进学院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晓红教授从文化产业的热点话题谈起,以“再造和共建新闻传播学科的案例观”为题作了发言。她强调,案例研究是一种跨领域和跨学科的启发式研究,于推动理论建设、学科交叉和案例教学都有积极作用;亟待以“过程化、问题式、动态化”为导向的深度诠释复杂性的全案研究,响应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基于中国实践的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建设,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综合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分享了“新文科背景下构建以智能传播为特色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经验做法。他指出,智能传播是新科技的核心,抓住它就等于抓住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未来。通过建设智能传播创新平台、优化升级科研团队、构建“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产学研用融合、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服务社会发展、扩大国际交流等,为智能传播特色学科发展提供动能,积极回应国家、上海和产业战略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教授关注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面向“国家融媒体战略”进行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STEAM-T型培养模式及实践。该模式以融合为核心,包含价值体系融合、文理交叉融合、育人模式融合、育人目标融合四个维度。新闻传播教育既要横向拓宽,培养文理兼备的学生,也要纵向加深,加强学生问题导向意识,以实践为路径,让课堂所学知识转换成在业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姚泽金教授表示,华政传播学院20年来的探索是法学院校发展新闻传播学的榜样。他介绍说,近年来法大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得益于顶层设计,打破窄化培养模式,走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家地区、跨理论实践的“四跨”专业化道路。在发展方向上,把握好“小、精、特”定位,面向国家、社会、区域发展的亟需和战略,瞄准学科新兴地带和交叉地带,实现特色化发展。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指出,新闻传播面临着两大危机,一是教育危机,新闻传播高校教育动力不足,难以为新闻传播实践赋能;二是新闻传播长期由惯性推进,在新技术的挑战下,存在合理性危机。因此,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培养和优秀传统文化输送,追求“术”与“道”共同提升,又要重塑培养拔尖人才的意识,以此促使学科学习同社会实践接轨,应对新技术的冲击。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以“‘五位一体’推进新闻传播学教育国际化战略”为题,从国际化育人、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师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交流五个方面分享了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经验。他强调,高校要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致力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争取国际学术交流主导权,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介绍了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情况,并从马新观研究角度畅谈了看法。他认为,从现代化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包含了马新观和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还是东亚的问题、世界的问题,不能脱离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仅从政治上研究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历程。马新观研究和社会实践是无法分离的,要把新闻放在社会全貌下,作为社会实践的反映为理论研究提供指引。要积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以史论和技术结合的方式进行马新观研究。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以国内外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挑战为切入点,结合机器人记者、多模态转换的智能新技术等案例,从GAI重新界定知识与教育、数智赋能新闻传播以及新闻传播教育变革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在生产力深刻变革之下,新闻传播教育的三个关键为树立问题意识、形成专业判断力以及在实践中提升理念,以此适应GAI传播生态下的新闻传播实践要求。

    校科研处副处长彭桂兵,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祥飞,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龚怡、副院长胡慧源、党委副书记孙晓芳、青年教师代表等参加了会议。研讨会期间,在传播学院党政负责人的陪同下,与会嘉宾参观了苏州河华政段滨河步道与“苏河明珠”长宁校区历史文化展。

    当晚,为祝贺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学院法治传播产教研协同创新平台合作单位城市之窗(中国)在外滩地标花旗大厦城市之窗巨幅大屏点亮“传院蓝”,“秉持中国立场,传播法治声音,勇担公共责任,迈向数字未来”,对传播学院的发展表达诚挚期冀和祝愿。



    来源|传播学院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