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 我校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发稿时间:2023-06-15浏览次数:84

    610日,我校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部门有关领导和十余名国内知名马克思主义专家出席成立大会,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明办主任潘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与我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党委副书记唐波共同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揭牌,向专家颁发研究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证书。成立大会由我校副校长韩强主持。






    郭为禄教授在成立大会上致辞,他表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是学校的一件大事,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意识,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法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在我校的学科建设格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放在首要地位,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研究、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法大学的必然要求”。

    同时,“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将统筹整合资源,开放协作,构建高质量学科发展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推进多科融合、凸显特色,求得学界和社会支撑”。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有助于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功能,形成交叉学科整合和学科集群优势,办成国内一流马克思主义研究平台和学科建设高地。

    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要凝练具有中国特色、海派底蕴、华政风格的思想成果和智慧表达。”以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成立为契机,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作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法大学建设的头等大事,努力将研究院建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阐释的学术共同体和宣传阐释新高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贡献新的力量。



    孙真荣表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成立意味着华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将踏上全新征程。他期待在方向把握上,要切实发挥并保障马克思主义对其他专业和学科的引领作用,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交叉研究中的骨干定位,夯实其在教学研究中的话语权;在形成特色上,要充分结合政法院校的学科布局、科研特色,整合校内外一切优秀资源,凝聚自身的研究方向、形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研究成果;在教学研究上,不仅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协同发展,而且要提升课程体系的思想内涵、理论品位,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潘敏在讲话中强调,我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背景下成立的,值得热烈祝贺。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要在三方面下功夫:要深化协同发展,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尤其是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研究阐释,逐步构建形成一体多面的马克思主义融合型学科体系。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上发力,着力培育一支更加充实、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人才队伍。要注重成果转化,持续开展好理论传播和咨政育人。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理论研究向实践成果转化;要加强马克思主义课程群建设,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广泛开展宣传宣讲,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要加强决策咨询研究,在廓清重大理论迷雾方面持续发力,为全国和上海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智力支持。

    成立大会后,郭为禄主持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专题研讨会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杨晓慧教授、南开大学原副校长王新生教授、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熙国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佑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树荫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玉华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教授等国内知名马克思主义专家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交流发言。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