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优化营商环境“获取金融服务”指标专题研讨会于长宁校区交谊楼召开,聚焦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BEE)“获取金融服务”指标,探讨我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以及如何依托金融服务解决相关痛点,进一步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由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上海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我校虞伟庆金融法律研究中心、我校国际金融法律学院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专家学者和律师等各界人士出席会议。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介绍与会人员和会议基本情况,并作总结回顾。我校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院长贺小勇教授致辞阐述了金融服务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性。贺小勇表示,如何找到加强监管与去监管的平衡点,如何通过征信机制使得真正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获得重要贷款或获得比较优质的金融服务,都是中国当前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各界参会人员代表围绕“获取金融服务”开展主题发言。上海市司法局法治化营商环境专班成员高远征从评估目的、具体指标、指标打分三个方面对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BEE)中的“获取金融服务”指标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李宇副教授介绍了我国动产和权利担保制度的成就和不足;上海律协金融工具业务协会委员会主任、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峰分享了关于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破解路径的思考;上海律协银行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周昕介绍了中小微企业涉外跨境融资活动中的“获取金融服务”问题。
在自由交流发言环节,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征信管理处处长王瑾、上海银保监局普惠金融处副处长赵名惠、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合作处副处长李茂菊、上海市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副庭长、研究室负责人许晓骁等参会人员围绕“获取金融服务”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源|国际金融法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