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何益忠教授开讲“红途学苑”百节大思政课首讲

    发稿时间:2023-03-01浏览次数:126

    224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联合市委网信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精神文明办、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市国资委党委等部门,共同推出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红途学苑百节思政课线下讲座第一讲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开讲。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何益忠教授应邀担任全市系列讲座首场讲师嘉宾,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宣讲。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二十大精神研究生宣讲团学生代表、市民观众等到会学习。



    何益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从学理角度深入浅出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与重大原则,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成立”和“为什么要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核心议题,从“传统与现代化”“西方与现代化”“科社与现代化”“东方与现代化”四个部分展开详尽论述,帮助观众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领会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何益忠比较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个人、文化等五个方面的历史转变,指出现代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并从现代化的起源、推动现代化的原因,以及现代化带来的“两面性”入手,帮助现场观众理解“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他进一步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历史背景,提出在西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存在反思及批判,以此解释“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在全面梳理社会形态的变革发展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选项,回答了“为什么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问题。何益忠指出,现代化是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对西方模式、苏联模式的批判和反思中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只有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场观众深入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讲座结束后,何益忠与观众进行交流互动。针对观众提出的“上海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问,何益忠指出上海是中国最早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城市,必须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作用,敢为人先、走在前列,做好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先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规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的上海经验。



    讲座引发社会听众热议。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宣讲团成员张天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场讲座对如何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大思政课”有重要启迪,鼓励宣讲团成员发挥实践导向作用,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充分利用“红途学苑”提供的平台,深入理论学习、丰富宣讲形式,讲好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成员查佩玉也表示,“微党课+讲座宣讲形式对研究生宣讲团今后再次走进中小学、街道社区等进行二十大精神宣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宣讲团也将丰富自身的宣讲内容,以获得更多社会听众的认可。


    据悉,作为“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教授将陆续以线下讲座、线上直播、音视频课程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红途学苑“双百”活动中,积极开展与各类红色场馆、教学实践基地的联合教学及研讨活动,以实际行动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