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2022华政园十大新闻回顾

    发稿时间:2023-01-19浏览次数:82

    2022年,华政园七秩芳华,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回望70年峥嵘岁月,我们更加坚定使命担当。这一年,我们追寻创业兴校初心,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凝聚华政命运共同体;这一年,虽然充满艰辛与挑战,但可敬可爱的华政人团结友爱,以担当作为共克时艰。2022年,学校深入发掘华政园精彩故事,见证华政园精神力量。此刻,让我们一起回顾2022年华政园十大新闻。

     

    七秩春秋华章正铸 我校召开建校70周年大会

    1126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一流政法大学建设主题论坛暨建校70周年大会在我校松江校区富田体育馆隆重举行。各级领导、嘉宾、海内外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线上线下欢聚,共同庆祝华东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



    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与新中国法治建设同向同行,秉持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精神,逐步建设成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多学科融合发展的中国法学教育重镇。

    校党委书记郭为禄致辞,以“向史而新、守正创新,谱写一流政法大学建设新篇章”为题,以“初心使命”“教育理念”“学人担当”“法治理想”“发展路径”为关键词,回顾学校不平凡的办学历程,描绘学校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建校70周年期间,学校发布70周年校庆标识、校庆网站、云返校平台,举办校友×教工之家揭幕、明德崇法、华章正铸——华东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图片展暨纪念封揭幕仪式等活动。

    凡你所在,皆是华政。校友还自发组织“全球华政人点亮华政园”活动。校庆日当天,在上海、深圳、苏州、福州和纽约,为母校亮灯祝福。

     

    打赢华政园保卫战 致敬每一位华政人

    311日起,根据相关要求,华政园全力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充实生活物资,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做好心理咨询疏导,保障校园平稳安全。



    在长达数月的特殊战斗日子里,涌现了无数闪光的华政人故事,师生、校友,每一个华政人和关爱华政的社会人士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温暖有爱、奋勇前行,华政人与华政园共克时艰,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新增5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6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我校翻译、社会工作、文化产业管理等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等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至此,我校“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12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

    今后,学校将继续统筹好本科专业建设,全面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做好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和认证工作。同时,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带动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力打造一流法治人才和社会治理人才培养基地。

     

    向世界讲述中国法学故事 华政《法学》英文版创刊

    7月,我校主办的《法学》期刊(英文版)Law ScienceVolume 1)由美国Wells-Hein联合出版。《法学》期刊被全文收录进入世界著名的HeinOnline的法学期刊核心库(Law Journal Library)和法治中国主题文献库(China Law & Society)。



    期刊旨在在国际层面传播中国法学声音,扩大我国法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中国参与国际法治建设的话语权,成为外国法学者了解中国法治建设形势和中国法学研究状况的主渠道,成为中国法学者发出国际声音的主渠道。

     

    获得11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



    学校作为成果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是目前上海市教育系统的最高政府类奖励,每4年评选一次,代表了上海教学成果的最高水平,也是教育部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推进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将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推广价值,激励全校师生发挥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改革、研究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法治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沪上首家独立建制的纪检监察学院落户华政园

    1030日,沪上首家独立建制纪检监察学院在我校成立。作为教学和科研平台,学院积极探索筹建党的自我革命规范制度体系研究会、反腐败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建设纪检监察学科学术数据库,建设全国知名的纪检监察学术机构和高端智库。



    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改革创新、系统推进,服务党和国家特别是上海对纪检监察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对标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建设要求,整合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加强与上海纪检监察系统密切合作,将学院办成全国有影响的纪检监察人才培养和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纪检监察理论研究和智库建设的重要高地。

     

    成立全国首家涉外法治人才学院

    1112日,全国首家涉外法治学院在我校成立。学院聚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努力打造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助力上海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示范区。202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目前,我校涉外法治学院已完成基础筹建工作,包括拟定培养方案、招生方案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密集开展多场线上或实地调研,搭建合作育人框架;完成学科论证与师资选聘等。

    未来,涉外法治学院将培育新的学科发展方向,有效整合上海市高等教育资源,以涉外法治教育培养为枢纽,设置涉外法治交叉学科,以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为支撑,建设涉外法治交叉学科群,打造各类涉外人才交互培养平台。

     

    《华东政法大学志》首发



    1112日,上海市级专志《华东政法大学志》在长宁校区首发,校志编纂历时6年,全志共181万余字,收录卷首照268幅、正文随文照127幅,详细记述了学校1952—2018年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全面真实记载了学校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总结揭示学校发展规律,凝练“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华政精神。

     

    校友四海建功 1989级校友孙祥壮法官当选联合国争议法庭法官

    70年的办学实践中,华政园精心培养了近二十万毕业生,在祖国各地、世界各国担当作为。



    1115日,华政园70周岁生日当天,我校1989级校友、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孙祥壮法官成功当选联合国争议法庭法官。这是联合国争议法庭设立以来,中国候选人首次当选。

    曹建明、王忠林、王松苗、张忠军、郭海华、张冬云、魏晓奎、施净岚、刘仕英、祝玉婷……华政校友们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70年筚路蓝缕,华政精神代代传递,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学校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华政人的支持。9月,学校在长宁校区25号楼成立校友×教工之家,成为广大校友珍藏记忆,展示风采、共享资源的实体平台和重返母校的温馨港湾。

     

    全面提升智库建设能级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成立

    1215日上午,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成立大会暨科研智库建设研讨会在我校长宁校区召开。



    成立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是学校党委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推进学科队伍建设做出的一项重大体制机制改革举措。

    研究院将总结学校科研智库建设经验,深化科研智库建设改革,提升科研智库服务能级,为推进一流政法大学建设作出新贡献。

    此外,我校年内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在科研项目匹配和科研机构考核上渐显成效:成功获批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上海市涉外法治协同创新中心由“培育”转为“正式”建设;与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数字法治与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等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0项重要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举办全国法学和社会学跨学科前沿论坛,持续推进新法科建设;坚持讲好华政人和华政法学教育的故事,以勇担时代使命、繁荣法治文化为主题,开展建校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稿整写|高云微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