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我校教师、校友译著展(2003-2021)开幕仪式在松江校区明珠楼二楼大厅举行。副校长韩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学院党政领导、图书馆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现场参加开幕式。原校长何勤华教授、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教授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加活动。教师、校友译著展由科研处和图书馆联合承办。科研处处长陆宇峰主持仪式。
何勤华在致辞中交流了法律翻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介绍了自己从事法和法律翻译工作20多年来几次重要的译著工作。他表示学校对译著工作的重视、学科力量日益强大、各种外语人才的集聚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翻译工作创造了条件,将来会沿着既定目标继续久久为功、为法治文明建设继续贡献力量。
罗培新作为校友代表致辞,回顾了在校期间一年出一本译著,离开学校后三年出一本译著两种不同的坚持,努力保持对学术科研的向往,并把翻译称之为一份悠长的情怀。他强调,翻译的价值在于涵养性情、习得知识、交流学术、培养人才。通过客观实践、亲身经历和华政学子走向世界名校的案例生动表明了翻译工作的特殊重要性,鼓励广大师生科研工作者着眼国家长远利益,心系社会发展需要,把法律翻译作为一项美好的事业长期努力和坚持下去。
外语学院院长余素青教授作为学院代表致辞,她表示,外语学院作为学校法学教育的支撑学科之一,长期致力于法商特色的外语学科发展,从多个方面嵌入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中外文的翻译,法律翻译更是现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外语学院将继续立足语言文化本体,着力培养一批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水平复合型法律外语人才,加强关键语种教学,积极为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国家涉外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韩强对译著展开幕式作总结发言。他向捐赠译著的教师、校友以及译著展承办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我校教师、校友译著展展现的是华政师生的学术眼光、学术品味和文化自信,是华政文库、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和成果展示,也是学校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译著展,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校友译著的系统收藏、保管、利用和展示,更好地发挥译著文献的学术思想价值,促进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结合学校战略发展的需求和涉外法治学院的成立,译著科研工作者要努力朝着涉外法治教育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相关目标展开思考和研究工作,为学校新一轮高水平发展,争创一流政法大学作出更大贡献。
华政教师、校友译著展展示了自2003至2021年,学校190多位教师和部分校友译著的300余册图书,涵盖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学科专业。展示地点在松江校区明珠楼二楼大厅,展示时间为11月22日至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