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我校举办2022年上海高校研究生学术期刊交流会

    发稿时间:2022-11-22浏览次数:15

    1118日下午,我校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研究生学术科研教育指导活动之“上海高校研究生学术期刊交流会”在长宁校区举办。交流会由我校研究生院主办,五大研究生学术期刊编辑部协办,研究生院副院长伍坚主持,我校校友、原《东方法学》副主编吴以扬主讲,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韩逸畴、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教授李诗鸿作案例指导,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的研究生学术期刊编辑部成员到场参与。



    吴以扬对上海各大高校研究生自办学术刊物表示肯定,他认为同学们投入到法学期刊的编辑工作中对提升学术能力、文字能力、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带来很大帮助。他建议今后研究生期刊要对标高标准高质量,扬长避短、办出特色,努力扩大影响力。他针对“如何克服C刊法学论文发表的困难”提出了十条建议:要围绕着热点、大局、节点开展研究,撰写论文。要熟悉期刊、有的放矢,做到精准投送。要有市场意识,进行换位思考。要学会社交、外向治学。要言之有物,注重创新。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要政治正确,不越红线。要循序渐进,积累经验、影响和数据后,再去投C刊,由易到难。要注意负面清单。要重视大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结语的写作。



    李诗鸿分享了他读书时期做编辑的经历。他指出,要向《北大法律评论》和《人大法律评论》这两大期刊中的标杆学习,要提高期刊商务传播的力度。他从选题的新颖性、资料的详实性、结构的独立性和语言的流畅性几个角度对“跨APP个人信息共享的法律规制”案例论文进行针对性点评。



    韩逸畴对 “WTO补贴规则改革下可诉补贴的功能定位与中国因应”案例论文进行点评。他表示,论文写作要注重时效性,文章标题要体现出法律的焦点问题,不能泛泛而谈;文献内容要体现专业性和针对性,尽量引用国内外最权威的刊物,要与主题有严谨的对应关系;关键词既要求是一个专业的法律术语,又要具有区分度,要能体现出文章的学术价值。



    参会的上海各高校研究生学术期刊编辑部成员踊跃提问,吴以扬和韩逸畴就如何对陌生领域进行熟悉了解、学生自办刊物如何生存以及转型、法律硕士在学术上如何发展以及编辑部新老成员如何更好地传承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解答,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伍坚作总结,再次对吴以扬回到母校进行分享和交流表示感谢,并向他赠送母校建校70周年纪念证书



    期刊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开启了沪上高校研究生学术期刊交流的新篇章。研究生院今后将继续举办期刊交流系列活动,致力于持续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构建沪上高校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共同提升上海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研究生院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