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海市级专志·华东政法大学志》首发式在我校长宁校区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校志评议专家组组长莫负春,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洪民荣,我校党委书记郭为禄,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校志审定专家组组长丁伟、成员朱久伟,原校党委书记杜志淳,校志编纂工作组组长、原副校长、校功勋教授王立民,校功勋教授徐建、朱榄叶,原离退休党委书记、原离退休工作处处长王志林,校志编纂工作组成员,学院、部门负责人,学生代表,受表彰集体和个人等百余人参会。首发式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应培礼主持。莫负春、洪民荣、郭为禄、叶青为校志揭幕。
莫负春指出,校志是大学历史延续、文化传承和创新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是全体华政人的“精神家园”。广大师生校友也在此过程中,得以重温先贤艰苦创业、献身法治教育事业的奋斗历程,有助于赓续传承弘扬华政精神,激励大家踔厉奋发、以更高的热情投身于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希望我校继续承担起培养法治人才、创新法学理论、传承法治文脉、弘扬法治精神的历史重任和荣光,成为一所国际知名、国内领先,推动法治文明进步的一流政法大学。
洪民荣指出,《华东政法大学志》彰显了学校对于未来的历史担当,不仅是对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过程的客观再现,是共和国法治建设和法学高等教育的缩影,记录着华政的历史文脉,更是一部汇聚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各方面经验成果、足以启迪未来的百科全书。希望学校以校志发布为契机,进一步传承浓厚校史、弘扬办学特色、凝练精神家园,并加快推进校志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志书使用效能,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史为鉴,创造华政更辉煌的明天。
郭为禄强调,要将校志开发利用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四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开发各种形式的衍生精神文化产品,让校志里面的文字活起来,走进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好、更有效地实现校志的功能价值,助力学校为法学教育事业发展、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华政经验。下一步,对校志要继续不断打磨完善。秉持着为历史负责,为学校负责的态度主动去纠错、查漏补缺,打磨完善校志。要全面总结好修志工作经验。要总结当前学校在管理、教学育人、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学校相关管理工作再上台阶。要总结过去好的工作思路、好的工作方法、好的管理制度等,吸取历史上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为现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做好校志的开发利用工作。要多渠道对外加强宣传,提高校志知名度,让更多的人读志、传志、用志,切忌重编修、轻开发,重存史、轻利用。
叶青作校志编纂总结。他指出,校志编纂工作自2015年11月启动筹备至2021年12月校志出版,历时6年多。学校高度重视校志编纂工作,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了“两会一组”的校志编纂工作机构,全校上下形成领导、顾问、具体实施、具体编写的校志编纂工作机构体系,校志编写工作小组58个,参编人员多达300余人。与学校编写的其他校史校情书籍相比,校志体例更加规范、内容更加全面详实、重点更加突出。全志共181万余字,收录卷首照268幅、正文随文照127幅,详细记述了学校1952—2018年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全面真实记载了学校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总结揭示学校发展规律,凝练“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华政精神。
校志编纂工作组组长、功勋教授王立民代表工作组作答谢感言。
郭为禄、叶青向与会领导、校友和捐赠人代表赠送校志,为校志编纂工作先进集体、个人以及校志编纂工作组先进个人颁奖。各地校友会以视频方式为校志发行致贺。
参会人员就校志编纂工作进行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