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首届上海高校教学竞赛一等奖、我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吴一鸣副教授应邀主讲本学期“法治中国”课程第五讲“《民法典》的守成与创新”。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主持。
吴一鸣介绍了《民法典》的立法过程,吴一鸣强调,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借此契机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结合具体事例,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论述,吴一鸣介绍了《民法典》在人格权编、居住权制度、小区成员权行使新规则、夫妻共同债务、协议离婚冷静期、代位继承、打印遗嘱、高空抛物等方面新的规定以及立法中的争议问题。
结合《民法典》中细节的修改完善,吴一鸣强调,法治中国,不在宏大叙事,而在细节雕琢。在“法治的细节”中,让我们超越结果而明晰法治的脉络。
据悉,为对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我校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依托优势学科,整合优秀师资,专门开设“法治中国”品牌课程。课程主要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法治实践等核心内容,旨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培育和提升,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