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主办,我校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承办,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司法研究所协办的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年会于线上成功举办。年会邀请学界和业界多名专家发表主题演讲,近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新形势下自贸试验区战略的法治引领与保障”主题进行研讨发言。
年会开幕式由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淑芳主持。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会长、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上海司法研究所所长郑少华教授致辞。郑少华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的成员为主要研究自贸区法治的学者和专家,其将研究自贸区法治的过程形象地比作登山,表达了对自贸区法治研究会专业性的肯定。同时代表研究会向大家表示欢迎,感谢各位与会嘉宾的支持。
本次年会分为“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背景下自贸试验区法治建设的重点问题”“构建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新的目的地的法治问题”两个主题。
年会第一个主题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水林主持。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我校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贺小勇作“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开放规则集成化研究”主题演讲。贺小勇认为,服务贸易开放度的大小不仅仅由负面清单的长短决定,还由该服务行业是否是集成化的开放所决定。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曾加作“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跨境金融制度创新研究”主题演讲。曾加结合临港新片区的发展现状及创新实践,介绍了临港新片区的跨境金融制度,并提出对临港新片区金融法律体系的发展展望。
我校国际法学院副院长许凯教授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设立国际商事法院的问题和路径”主题发言,他以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浦东新区引领性意见》为研究背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在引领区建立国际商事法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切实路径和建议。
我校自贸区法律研究院的王进老师作“海南自贸港跨境资本流动规则创新与展望”发言。王进从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资本跨境自由流动、国际法为资本自由流动构建了规制新框架、海南跨境资本流动的新实践与法律障碍、海南自贸港跨境资本流动的新实践与法律障碍四个方面对海南自贸港的跨境资本流动规则作了详细和体系化的介绍。
主题发言后,刘水林对前述几位专家的发言作总结。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孟飞进行与谈,深度对上述主题进行进一步阐述和升华。
年会的第二个主题由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孙放主持。我校教授、博导、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院长王勇作“统筹推进并完善我国条约适用制度”主题演讲。王勇从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对我国使用条约提出了新要求、完善我国条约使用制度的具体建议两个方面深刻剖析了我国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条约适用制度。
上海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邓杰发表“高水平开放视域下上海打造亚太海事仲裁中心的制度供给与法治保障”主题演讲。邓杰强调高水平开放进程中上海的发展定位、卓越贡献以及上海对建设亚太海事仲裁中心的势在必行,同时分析新加坡、伦敦、香港等仲裁中心成功的域外经验,对上海打造亚太海事仲裁中心提出制度供给与法治保障方面的建议。
上海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志强作“双管齐下打造新时代国际商事争端解决首选目的地——以网络仲裁与临时仲裁为切入点”主题演讲。李志强以实务视角从网络仲裁与临时仲裁为切入点,结合域外仲裁机构经验,分析如何提高上海仲裁中心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高级合伙人陈胜作“反制、阻断与借鉴——美国‘长臂管辖’与中国应对”主题演讲。陈胜表示《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的颁布以及《清单规定》与《阻断办法》的先后出台,表明中国政府反对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使用的严正立场,提供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救济渠道,也体现了中国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责任担当。
主题发言后,孙放对前述几位专家发言作出总结。在与谈环节,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盛红生、上海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参与与谈,对上述演讲主题和内容进行观点阐述与评议。在自由讨论阶段,各位学者发言热情高涨,在问答间将年会气氛推至顶峰。
贺小勇代表主办方对与会专家莅临表示感谢,并总结大会。年会正逢二十大顺利闭幕,二十大对“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年会主题正是对“对外开放”法治问题进行具体回应;本次与会专家虽少但精,既有理论学者也有实务专家,碰撞出许多知识火花;年会议题广泛,都是自贸试验区在当前建设中所遇到的重点问题,对实践应用大有裨益;自贸试验区战略的法治研究对高校学术研究思路有深刻启发,我们既要进行学科建设,又要进行实践问题研究,以学科建设引领实践发展,才能促进学术研究更好发展。
来源 | 国际金融法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