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华政

  • 【文汇报】融入苏河岸线,百年公园衔接百年校园

    发稿时间:2022-08-04浏览次数:240

    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正在慢慢打开。记者昨天从长宁区获悉,中山公园打开工程将在今年国庆节前夕完成,届时,串联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和中山公园无隔阂的慢行空间网络随之形成,百年校园和百年公园实现衔接贯通。

    中山公园3号门外,施工队正进入绿化种植以及架空线收尾阶段。沿河的围墙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小广场已雏形初显。

    中山公园正逐步打开紧邻万航渡路的围墙,让整座公园变得更加‘通透’,更好融入周边环境。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王晔菲介绍,正通过拆除中山公园沿万航渡路围墙、改造华东政法大学校门以及公园入口公共空间、调整优化20路公交站点、整合优化慢行道路系统等举措,方便市民群众更加舒适便捷地感受历史风貌、畅享公共空间、体验水绿景观。

    经历150多年岁月洗礼,依然傲立在中山公园3号门旁的梧桐树,是华东地区树冠最大的梧桐树之一。梧桐广场以树为名,通过重新整合布局原有配套用房,腾挪出公共开放空间形成苏州河华政段步道与中山公园西部衔接的景观。

    广场新增了特色亭廊,人们可以坐在钩子外型的亭廊里休息,与古树两两相望;还可以坐在亭廊外侧的台阶上,以梧桐为背景,看不远处的苏河日落。

    结合中山公园2号门和华政校门的空间提升,打造公园和华政慢行系统衔接的兆丰广场是此次中山公园景观提升的又一大亮点。设在兆丰广场的20路公交站台进行形象整体提升后,拥有114年历史的20路公交线终点站将被周围的草地、绿植环抱,也有了百年公交开进百年公园的意境。

    借此次中山公园破墙契机,在提升公园北侧绿化景观的同时,将公园北部的慢行步道和万航渡路的慢行空间进行整合衔接,利用公园内慢行道结合设置道路南侧人行道空间,全面提升慢行体验。

    我们不光考虑景观,还要考虑功能性和实用性。王晔菲说,在改造提升中,不仅中山公园沿万航渡路一侧的空间区域视觉通透了,道路没有拓宽,但机动车道的实际体验感同样提升了不少。

    中山公园沿万航渡路一侧破墙后,沿线林荫道也基本保有此前在公园内的最初的生态风貌。建设方除了对一些小灌木进行了抽稀、调整外,所有的树木都进行保留,并对一些大树重新进行了修壮复壮,让它们展现出最佳林荫状态。

    (记者:祝越  文汇报 2022年7月30日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