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3月20日电(记者查建国、陈炼)3月17日,由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主办的“东方明珠大讲坛”科研抗疫特别活动在线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健康权在人权体系中的地位”。
疫情是对每一个国家人权保障法体系和能力的严峻考验。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晨光表示,我国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法律实践中,抓住了健康权研究面临的新课题、应对了新挑战,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健康权的内涵,开拓了新的研究和实践空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生命和健康放在首要地位的方针,指引我国抗疫实践取得了决定性成果。
健康权以生命权为前提,生命权以生存权为基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当下,公共健康成为健康话题的重要内容。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解志勇认为,健康权的新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群体健康权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这正是维护人民生存权的最佳实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健康权将会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话题。
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原有的健康权理论体系和实践都带来了新挑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满洪杰表示,全球健康权权利体系中的义务主体是各缔约国,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我们应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出发,以更宽泛、更深入的角度,理解健康权对全人类健康事业的贡献。对健康权的保障有时需要对其他权利的相对限制,而在多大程度上限制其他权利以保障健康权,是当下法学界应研究的重要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0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