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华政

  • 【南方都市报】最高法报告再提反垄断,点名青花椒、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案件

    发稿时间:2022-03-09浏览次数:454

     

    3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据悉,去年人民法院审结垄断案件49件、不正当竞争案件7478件,其中包括“茶颜悦色”奶茶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案、“青花椒”碰瓷式维权等等。与此同时,最高法报告要求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裁判规则。

    有专家告诉南都记者,2022年的强监管基调仍会延续。另外,完善相关裁判规则有助于提升司法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可以预见,未来数据安全、平台经济、民生权益等重点领域的反垄断司法将进一步加强。

    点名“傍名牌”“碰瓷式维权”等相关案件

    回顾2021年工作时,今年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及,审结垄断案件49件、不正当竞争案件7478件。探索数据权利保护规则,服务数字经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审理平台“二选一”、刷单炒信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严惩妨碍公平竞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

    最高法报告中特别提到“茶颜悦色”奶茶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案,称对“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制裁。

    据悉,“茶颜观色”和“茶颜悦色”之争始于2019年。当时“茶颜观色”运营方广州洛旗公司,以长沙茶悦公司“茶颜悦色”商标侵权为由,向法院起诉索赔。20204月,一审法院判决驳回洛旗公司全部诉请。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茶颜悦色”奶茶店在长沙开办第一家门店,2019年“茶颜观色”奶茶店也在长沙开业。

    20208月,长沙茶悦公司因广州洛旗公司“茶颜观色”商标与“茶颜悦色”相同或近似装潢标识构成不正当竞争,诉至法院。202111月,该案二审判决“茶颜观色”一方败诉,广州洛旗公司须赔偿长沙茶悦公司170万元。

    不仅如此,最高法还点明,“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不受法律保护,对相关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据南都记者了解,20219月,上海万翠堂公司以其他餐厅招牌含有“青花椒”三个字涉嫌侵权为由,将四川数十家餐馆告上法庭并索赔,因此引发了广泛讨论。随后12月,上海万翠堂公司表示,已责令合作律所撤回全部诉讼。

    此外今年1月,四川高院对温江五阿婆青花椒鱼火锅店和上海万翠堂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作出二审判决,决定驳回上海万翠堂公司全部诉请。

    完善相关裁判规则,有助于提升司法可预期性

    谈及2022年工作安排时,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裁判规则。依法规范数字经济发展,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南都记者注意到,最高法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及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

    最高法安排2021年工作要求,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从“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到“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裁判规则”,如何看待这一表述变化?

    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看来,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表述。在知识产权领域,尤其是以互联网科技为代表的领域,全世界都在进行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司法探索,还有很多尚待明确的问题,因此在司法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创新。他认为从完善司法、完善裁判规则的角度出发,有助于提升司法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促进创新经济发展。

    在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裁判规则方面,哪些司法动作值得期待?

    暨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副教授仲春告诉南都记者,资本的无序扩张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捆绑结合,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竞争损害被无限放大,消费者福利面临着潜在威胁。我国在诸如数字领域垄断行为的认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谦抑性适用,以及针对新业态模式下的数据流通、算法合谋等问题,新兴制度在时效性的跟进上,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与此同时,今年最高检工作报告同样涉及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问题。

    在今年工作安排中,最高检要求持续深化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更好服务数字经济和创新发展。从严惩治非法集资、洗钱等金融犯罪,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加强反垄断、反暴利、反不正当竞争司法,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从两高工作报告来看,新一年里哪些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值得关注?

    丛立先认为,最高法工作重点指向裁判规则的完善。长期以来,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以及知识产权相关司法活动中,裁判标准不统一、不明确等问题相对突出,要求完善统一裁判规则有助于裁判科学化。

    另外他注意到,近几年最高检以及各级检察院都把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作为重点,可以期待检察机关未来在检察队伍建设,检察业务水平,以及知识产权检察等方面的发力。

    仲春认为,“野蛮生长”时代已经落幕,依法规制、强化监管的合规治理序幕缓缓拉开,2022年的强监管基调仍会延续。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数据安全、平台经济、民生权益等重点领域的反垄断司法将进一步加强,针对头部平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将逐步严密,切实从算法合谋、数据流通等底层逻辑上解决问题,保障消费者利益,打造公平、自由的营商环境。

    (来源于南方都市报APP2022-03-08,采写:南都记者黄莉玲 黄慧诗)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