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我校2021年度科研表彰大会在松江尚法厅举行。大会由科研处、社会协同合作处、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联合举办,表彰一年以来在科学研究和科研育人方面取得重要成绩的优秀教师,总结2021年我校科研工作,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校党委书记郭为禄、校长叶青,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副校长张明军;我校江苏校友会会长、国浩律师集团执委、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主任、南京市破产管理协会副会长马国强;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勤华,科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秀清、副主任委员张磊;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得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入选者、第一届马国强科研成果奖获得者;各学院院长、科研秘书;2021年度校内科学研究项目获得者,以及优秀科研人员代表参加会议。
郭为禄充分肯定学校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强调科学研究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他向各位获奖教师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我校科研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所有科研人员致以崇高敬意,向马国强先生对母校“学术兴校”发展战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郭为禄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科研获奖、标志性成果发表、高级别项目立项、高层次平台建设、高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良好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屈文生、姚明斌、陈金钊、钱玉林、王迁、郑彧、于改之、杨凯、章志远等教授发表标志性论文成果。其中,陈金钊教授的《民法典意义的法理诠释》入选上海市社联2021年度推介论文,是唯一入选的法学类论文;章志远、胡玉鸿、杨凯三位教授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章志远、高奇琦两位教授获得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立项。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李智超教授、姚明斌副教授双双入选曙光学者,杨知文副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刚刚以“优秀”成绩结项,又获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立项。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陈晶莹教授领衔申报的“上海市涉外法治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我校首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培育)。教育科研结硕果,马长山教授荣获第七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三等奖,全校5名教师入选“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8个项目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学校还召开第一次智库建设领导小组会议,解决了智库成果认定方面的遗留问题,智库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决策咨询能力不断加强。
郭为禄对今后我校科研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改革”上下功夫。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新形势,瞄准新要求,大胆改革,锐意进取。进一步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精神,着力构建科研二级管理体制,突出学术评价的质量导向、贡献导向、服务导向,坚持分类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探索多元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体系。二是在“组织”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加强人工智能法学、涉外法治、公共卫生治理、人权等领域的科研平台建设,促进教师不断推出标志性成果,切实履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光荣使命,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卓越全球城市建设贡献华政智慧。三是在“服务”上下功夫。引导科研人员全面对接国家战略、上海战略,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校内重大重点项目、人权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校内专项项目为抓手,做好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培育工作;另一方面要落实“智库首席专家”制度,打造稳定的研究团队,探索与政府共建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走新型智库发展道路。
会上举行了2021年省部级以上重要科研成果奖和第一届马国强科研奖教金(科研成果奖)颁奖仪式。
2021年省部级以上重要科研成果奖颁奖仪式由张明军主持。叶青宣读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和202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入选者名单。叶青代表学校向2021年为我校科研作出重要贡献的获奖者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祝贺。叶青指出,各位教授是华政的科研楷模、科研偶像,我校全体师生都应当向他们学习、致敬,期待今后我校涌现更多的优秀科研人员,产出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郭为禄、何勤华为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得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入选者颁发荣誉证书。
获奖科研人员登台合影。全体与会人员起立,向教授潜心科研、砥砺创新的治学精神致以崇高敬意。
第一届马国强科研奖教金(科研成果奖)颁奖环节由应培礼主持。应培礼介绍了马国强科研奖教金设立情况,宣读了第一届马国强科研奖教金(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马国强、叶青、李秀清、张磊为第一届华东政法大学马国强科研奖教金(科研成果奖)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颁奖期间,学生司仪朗诵颁奖词,大屏幕播放获奖者照片和获奖成果简介,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丁勇教授作为第一届马国强科研成果奖获奖代表发言,他感谢学校对青年科研人员大力扶持以及马国强校友的鼓励,表示愿与所有科研人员一道,为实现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马国强科研奖教金(科研成果奖)捐赠人马国强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在华政的求学经历。他认为自己在律师领域所获得的成绩离不开母校的辛勤培养,四年的大学生涯为他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他简要介绍了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的总体情况,说明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一直以来通过资助江苏籍华政贫困学子学费,招聘大批华政学生就业,以实际行为支持我校发展。他指出,马国强科研奖教金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奖励在科研、教学方面成绩斐然的教师,是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加努力提升自身素养,更好地教书育人,培养出更好更多的优秀学生。作为华政校友,他一直关注母校发展,为母校取得的成绩感到无比自豪,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与母校合作,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会上,校领导和社会协同合作处领导为马国强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本次会议除了表彰已经取得的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继续前行。站在新的起点,全校科研人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潜心研究,努力为我校全面推进一流政法大学建设而奋斗。我校科研管理服务部门将不断健全完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科研评价制度,激活科研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附:2021年度科研表彰大会获奖名单
1.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张明军、胡玉鸿、马长山、王迁
三等奖:孙万怀
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入选者
胡玉鸿、屈文生
3. 第一届华东政法大学马国强科研成果奖
突出贡献奖:
一等奖:马长山、高奇琦
二等奖:陈婉玲、章志远、魏琼、丁勇
三等奖:李智超、马得懿、石任昊、孙婧、徐家林、王涛
青年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詹佳如
二等奖:张可、刘大炜
三等奖:蒋太珂、廉鹏、付建军、刘东、郭恩强
来源丨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