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1年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举行,全市共有40个单位和100名个人获得表彰,市人大代表、民革上海市委会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华东政法大学支部主委、法律学院院长金可可教授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个人”。
不忘初心 认真履职
积极参与《民法典》制订、宣讲、贯彻实施工作
在《民法典》制订过程中,金可可教授多次受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中国法学会等邀请,代表上海民法学界参与“合同编”“物权编”专家座谈会,其所领衔的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团队应邀分别就《民法典》各编向立法机关提供学科书面意见,诸多意见获立法机关采纳;在《民法典》(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期间,他积极报送相关信息共6篇,其中“关于《民法典》(草案)中无因管理相关内容的修改意见”等4篇信息获得民革中央、上海市政协等部门采用。
2020年5月《民法典》通过后,他作为上海市民法典宣讲团成员,在市内外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宣讲《民法典》100余场,广受好评。他率领华政民商法团队组织的“《民法典》系列讲座20讲”,单场观看人数达7万余人,视频总播放量75万+。2021年《民法典》施行后,他还针对《民法典》出台后的宣传落实工作,通过市人大及时提出“关于本市各委办局出台‘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指引’的建议”。
他还在《民法典》司法解释制订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作用。2020年11月,应邀就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提供书面意见。2021年7月,两次应邀参加最高院《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专家座谈会。
利用专业特长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市人大代表,2018-2021年,金可可共提交23 份书面意见,内容涉及法制、教育、医疗、交通等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2021年,担任常委会委员以来,认真履职,结合专业特长,就诸多地方性立法提供专业审议意见,发挥积极作用。“关于完善印刷服务政府采购的建议”等多项获解决采纳的书面意见产生了较好社会影响。他还经常以代表与专家的双重身份,通过电话、微信、座谈会等方式接受市人大各专委会相关同志就具体工作的法律咨询,提供专业意见。
自2018年起,金可可担任民革中央妇青委委员以来,提交10多份书面意见。其中,“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二审稿)中建设用地使用权概念的意见”“各级地方政府提交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或其他审议文件应公布教育经费‘两提高、三增长’的贯彻落实情况”获民革中央采纳,并应民革中央约稿提交“《民法典》(草案)(2019年12月28日稿)的若干问题及其修改意见”。
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金可可担任多所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司法机关审判咨询专家,长期为市内外各级司法机关的疑难案件、类案审判提供专家咨询意见,为各级党政机关提供民商法领域专家咨询意见,如参与市政府法制办/司法局组织的《上海市营商环境报告工作》修订工作,以及本市电梯加装协议标准文本制订、某区建筑物外墙脱落事件处置、自然资源部居住权登记办法、上海市不动产登记技术规范修订等。
他还就热点事件积极接受电视、报纸等媒体采访,发挥正向引领作用,如《民法典》通过时积极接受上海电视台、文汇报、解放日报等采访,宣传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及其具体规定,近期就江歌案、林生斌案的民事法律相关问题提供意见。
常抓不懈大力加强民革基层组织建设
作为民革华东政法大学支部主委,他带领学校民革支部扎实开展自身建设,发扬会内民主,工作氛围融洽,通过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参政建言、活动开展等各种形式不断发挥优势、凝心聚力。他所带领的学校民革支部也多次获得“民革上海市委会示范支部”等称号。民革支部紧密结合自身特色,坚持思想引领,紧抓理论学习,通过课题调研、提交社情民意等形式服务学校、国家、社会发展。支部成员共主持或参与16项民革中央和市委课题,课题成果多项被有关部门采纳并实现成果转化。共有15篇社情民意与提案被全国政协、上海市政协采纳。与松江区洞泾镇结对共建,致力于地方法治建设,积极参与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立足岗位,建功树业
金可可同志作为专业教师,认真完成主干课程教学任务,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等多项荣誉。科研方面,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重要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曾获第四届“上海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曙光计划、上海第二届社科新人等人才计划。
学科建设方面,金可可同志负责的民商法学科成绩出色,CLSCI发文数长期排全国前列,年均3人以上入选校最佳教师,团队青年教师获首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民法案例研习课程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
行政管理方面,金可可同志担任法律学院院长以来,积极作为,成绩明显;学院共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项,《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三大刊论文19篇,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奖励20多项;2020、2021年度,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学者1人,其中特聘教授实现全校零的突破,1人获“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称号;2019年度,四个团队入选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战略团队、重点团队,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
成绩卓越,硕果累累
作为民革会员,金可可教授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合作初心,坚持认真履职,在2020年,获得首届“上海民革榜样人物”提名奖。作为专业教师,他认真完成主干课程教学任务,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等多项荣誉。2018年以来,金可可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华东政法大学“教学杰出贡献奖”等多项市级、校级奖励,并连续十四年获得我校“我心目中最佳教师”称号。主讲课程分别入选上海市高校本科重点课程、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作为专家学者,他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重要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获第四届“上海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曙光计划、上海第二届社科新人等人才计划。